第一百一十八章 朝堂現狀(1 / 2)

很快,這一年,便在有些混亂的江湖背景下過去了。

朝堂之上倒是安然無恙,一片祥和,眼下德宗皇帝雖然上了年紀,不過身體還算健朗,相反太子李誦反而是個病秧子,所幸其子廣陵郡王李純身受當今皇帝的喜愛,而且還能時而為德宗皇帝解決一些大的難題,因此李純在德宗皇帝身邊的近臣之中頗有威望。

李誦眼見自己的父皇德宗皇帝漸漸老去,身為嫡長子,且他又已經被立為太子,必然是要即位的,他也早已開始培植自己的麾下勢力。朝中不少大臣也都生了心思,開始逐漸往李誦這邊靠攏。李誦此人,身體暗弱,誌向卻是不小,其父自奉天之難後,選擇開始依靠宦官勢力的行為,讓他頗為不恥,他一直覺得宦官才是禍亂朝堂之根源,所以他對宦官的態度一直不甚友好。

俱文珍,劉光琦等宦官勢力領袖也深知李誦之秉性,所以俱文珍一直隱隱朝著李純示好,李純心懷大誌,選用人才更是不拘一格,無論宦官,還是江湖中人,隻要秉性純良,忠於大唐,他都不吝信任。而江湖勢力對江山社稷的影響,便是他很看重的一環,所以適逢前年停辦幾年的武舉,他主動承擔監察官一職,更是趁機悄悄與嘯劍山莊建立了友誼。

所謂有得必有失,李純的所作所為,雖然為他積蓄起了一些力量,然而相比於朝堂中的勢力還是弱了些,甚至朝堂大臣和大唐文人對他的做法頗有微詞。朝中的清流一派更是為他的所作所為所不恥。雖然李純拉攏過很多的江湖勢力,比如天山派,上清派,嘯劍山莊等等,但是不知道為何,他卻對青鷹堂不甚喜歡。

長安太子東宮

“叔文,你說眼下這江湖如此動蕩,我們真的不用拉攏江湖勢力嗎?”李誦望著身邊的侍讀王叔文問道。

“殿下,區區江湖莽夫,若有軍權在手,談笑間便令其灰飛煙滅,眼下殿下還是保重身體,以圖大事。”王叔文言語之間對江湖勢力頗為不屑,不過看到李誦緊皺的眉頭,繼續提議道:“若太子殿下實在擔憂江湖勢力,那便拉攏一方江湖勢力在殿下麾下,不就高枕無憂了,以殿下太子的尊貴身份,此事不難。”

“哦?叔文覺得哪方勢力合適。”李誦追問道

“下臣對這江湖勢力也不甚了解,不過這青鷹堂一直都對皇室頗為忠心,現在也依然以聽從皇室號令為榮,而且青鷹堂勢力不涉及軍權,在殿下可控之中,是一上佳選擇。”

“既然如此,叔文可否親自走一趟。”李誦問道。

“下臣遵命。”隨後王叔文轉身離去。

王叔文此人,之前隻是太子李誦的一名侍讀,後來有一次李誦和眾侍讀談論這宮市的弊端。之後,李誦提出要向自己的父皇陳述此事,其他的侍讀皆一片頌讚,直稱太子殿下仁德,然而隻有王叔文默然不語,故李誦問其故,王叔文陳述道:作為太子,侍奉聖上,除了應盡的禮節孝道和噓寒問暖,不應擅自幹涉宮中事務。且皇上在位年月已高,倘若有小人離間太子與聖上之間的關係,說太子收買人心,那麼如何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