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驚寒並不是第一次走進博習醫院,相反,特別是他跟著蕭淩虎成為前敵指揮部警衛營的成員之後,與博習醫院的人打過四五次的交道,尤其是跟外科的馬丁醫生已然十分熟絡了。
馬丁醫生,是博習醫院的首席外科醫生,他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自願來中國,被監理會派到了蘇州。
林驚寒對馬丁醫生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是他那一次隨蕭淩虎奉命將一批重傷員,從嘉定轉往蘇州的第三戰區後方醫院,其中有一個重傷員傷得是頭部,彈片打進了顱腔裏,隻能等死。
當時蕭淩虎的老婆蕭淩霜正好也跟車過來,她是南京陸軍醫院的實習醫生。
蕭淩霜告訴大家,在國內敢於開顱的醫生找不到一個,隻有博習醫院的馬丁醫生有這個本事。
隻是,在中日開戰以後,日本人專門警告過各國公使,不允許他們『插』手中日之間的戰事,否則會遭到日本人的報複。
博習醫院雖然有醫術精湛的醫生,但是為了避嫌,並沒有派出醫生來幫助手術,無奈之下,蕭淩虎帶著那個傷員來到了博習醫院。
開始的時候,馬丁醫生以這個傷員傷勢過重,他也無能為力為由,加以拒絕。
但是,蕭淩虎十分得執著,一直守在馬丁醫生的診室之外,就是不走。
馬丁醫生被他纏得煩了,終於還是答應了給那個傷員治治看,卻不保證能夠將之救活。
不過,最終的結果還是喜人的,手術十分得成功,彈片也從頭顱裏取了出來,傷員終於清醒了。
自那以後,馬丁醫生算是記住了蕭淩虎,兩個人還因此成為了朋友。
蕭淩虎也幾次應他的請求,將從上海的戰區押送過來的幾批『藥』品,分了一些到博習醫院,其中就包括磺胺。
林驚寒知道,馬丁醫生就住在醫院裏,即使此時已經下了班,隻要是能夠進入到醫院,他也能夠找到這位醫生。
兩人各自背著人進入到了兩層的門診樓中,便有一個值班護士走了過來,向他們問詢著情況。
在日本人占領蘇州城之後,就算是平日裏十分繁忙的博習醫院,此時也變得冷清起來。很多病人看到外麵有日本兵的檢查,便是有病,也躲得遠遠。
更多的蘇州市民,要麼在國軍一撤,便跟著跑了,要麼就是到了鄉下去避難;便是沒有地方可去的,也將門緊緊關閉,不敢上街。
許多人都在觀望之中,不清楚日本人占領了蘇州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除非迫不得已,也沒有人願意到醫院來。
當知道他們是因為兩個人發燒而來的時候,這個值班的護士將他們帶到了接診室中,讓他們稍等,便轉身要離去找值班醫生過來。
林驚寒連忙叫住了她,向他詢問著馬丁醫生的情況。
但是,護士卻告訴著他們,馬丁醫生是外科醫生,治發燒,需要找內科醫生。
“我們跟馬丁醫生認識!”林驚寒如實地道:“我們也隻相信馬丁醫生!”
護士皺著眉頭,還是告訴著他們,馬丁醫生今天跟日本人打了一天的交道,那些日本人特意地交待他,如果有來博習醫院看外傷的,必須要向他們彙報。馬丁醫生煩透了,早早便下了班。
雖然護士一再表示值班醫生醫治他們的發燒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林驚寒依然堅持要見馬丁醫生。
林驚寒十分清楚,易偉的病可以找值班大夫來看;但是蕭淩虎,必須要找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