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營每天的訓練都是蕭淩虎親自己主抓的,他把三個連集合到了村西的打穀場,采用互相競賽的方式,倒是寓教於樂,將本來枯燥的訓練,變成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賽。
十天很快過去,吳龍和燕飛已經被放了出來,林驚寒與吳龍對三連進行了交接,他將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到了被蕭淩虎視為獨立營拳頭的血刃特別戰鬥隊。
在獨立營的三個連,由於第一連是由蕭淩虎從漢口帶來的老兵組成,所以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獨立營的主力連;當然,為了平衡三個連的戰鬥力,蕭淩虎又從這些老兵挑選能力出眾的,提拔成班長、排長,充實到二連和三連。
隻是令蕭淩虎有些腦火的是,一連什麼都好,是那些老兵帶來的壞習慣,總是時不時的會犯,尤其是賭博這種惡習,令蕭淩虎頭痛不已。
一連的連長劉金鋼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硬漢,打仗的時候不要命,他帶出來的人也跟他一樣幹脆利落,無論是列隊、拚刺、『射』擊,還是軍容、軍紀與內務,從表麵看,都無懈可擊。
但是,一旦閑下來,這些老兵總是能想方設法的聚在一起賭博,賭資大的把自己的薪餉和值錢的東西,小的連自己的子彈和鞋子、襪子都會放進去。
便是連劉金鋼自己,也會偶爾得手癢,跟著那些老兵賭一把。
直到有一天,劉金鋼賭得正歡之時,被蕭淩虎抓了一個正著。
蕭淩虎又是氣,又是恨,想了想,將劉金鋼關了三天的禁閉,把那些參與賭博的人一並關了起來,罰了三個月的薪餉。
看到蕭淩虎氣得臉紅脖子粗的樣子,張誠自告奮勇地到一連去作工作,蕭淩虎自然地巴不得。
在蕭淩虎看來,獨立營最有前途的一個連還是二連。
二連的連長馮熠自然是他最信得過的人,畢竟是黃埔軍校的同學,而且又是炮兵出身,獨立營的炮排也掛在二連的名下,炮兵是屬於技術兵種,所以蕭淩虎把從南昌招來的五十多個學生兵,編到了一起,放在了二連,由馮熠從擇優培養炮兵。
二連除了班排長之外,都是新兵,作戰能力當然是不過一連的,但是這些新兵朝氣蓬勃,雖然沒有作戰的經驗,卻也沒有沾染舊軍隊的那種惡習,蕭淩虎相信,隻要加以時日,這個連能夠超越一連,成為獨立營的堅力量。
在三個連的訓練賽,二連已經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優勢來,他們竟然在團體拚刺大賽,戰勝了一連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兵。
所謂的團體拚刺大賽,是蕭淩虎想出來的一種訓練方式,是讓兩個連各自出十個人進行混戰。一連的老兵各自為戰,呈一盤散沙;而二連的新兵卻抱成一團,互相配合,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三連是獨立營裏最弱的連隊,主要也是由新兵組成的,林驚寒到底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他又身兼副營長和特戰隊的隊長,在擔任代理三連連長之時,也隻是在蕭淩虎的指導之下,讓這新兵學會了列隊、整理內務等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吳龍接任三連連長之時,這個連其實什麼都不是,在和其他兩個連的賽,樣樣都是落在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