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大蒲村(1 / 2)

林驚寒追著前麵隊伍的步伐,一直到了三裏店。

三裏店,顧名思義,正處在常寧鎮東邊的三裏處,隻是山裏人所說的三裏地,卻因為要繞山轉圈,足足卻有五裏多地了。

這是一個很小的山村,在村口,兩支隊伍分了開來,劉世清帶著他的人進了村子,但是阿明帶著他的人繼續沿著山路向東北方向進發。

這條羊腸小路並不好走,兩邊長滿了荊棘,越過了九龍崗、大竹筍山,這條把著火把的長龍終於來到了山間的一片平原地帶,前麵就是蒲村了。

林驚寒知道,蒲村也是常寧鎮東邊最大的一個村莊,正處在鎮江寶堰鎮與金壇縣直溪鎮的中間,是茅山東麓的一處水運碼頭,一條通濟河聯通著南麵的金壇,以及東邊的丹陽縣,但是這個村子卻屬於鎮江縣寶堰鎮,因為這個村子比較大,所以當地的人都通稱為大蒲村。

此時,天色已然漸漸地亮了起來,東邊的天際出現了魚肚白,最多再過一個小時,太陽就會升起來。

也許是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阿明的隊伍越發走得快了起來,不久便進入了大蒲村。

林驚寒也跟到了村子裏,他對這村子還是比較熟悉的,前些時曾與燕飛和一枝梅帶著人,在這裏為獨立營買過兩次糧,還認識這個村的村長。但是,與他比較熟、也比較要好的一個人卻是一個佃農,叫作淩四海,還在他家裏吃過一頓飯。

那一次是因為他來買糧的時候,村長百般刁難,一會兒說沒糧,一會兒說被東洋人搶光了,若不是遇到了淩海洋,揭穿了村長的謊言,他們可能真得會白跑一趟。

村長也姓淩,叫作淩天慶,是這一帶有名的鄉紳,也是一個大地主。

在林驚寒第二次到大蒲村買糧的時候,正見到淩天慶把淩四海吊在村口的大樟樹上毒打,詢問之下,才知道淩四海欠了淩天慶十塊錢一年,一直還不上,利滾利後已經變成了一百多塊錢。

林驚寒當即製止了淩天慶的惡行,把淩四海救了下來。在對淩天慶批評教育之後,林驚寒替淩四海還了二十塊錢,不許他再按高利貸收回,並且撕毀了當初的借條。

看著這些帶著槍的新四軍官兵,淩天慶哪敢不允,隻得唯唯諾諾,算是了結了這樁欠債。

淩四海一家都對林驚寒感激涕零,特意請林驚寒和燕飛到家裏吃了一頓飯。林驚寒推脫不過,隻得答應。

在那一次的飯桌上,淩四海曾十分坦誠地對林驚寒道,要不是他如今拖著家帶著口,有老婆和兩個孩子要養,他一定也會加入新四軍,跟他們一起去抗日打鬼子。

林驚寒走進了村子裏,看著阿明的隊伍,往村子中間的村長家而去,想來也是曾到過這裏的,認識淩天慶。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沿著依稀的記憶,很快找到了位於村東靠著通濟河河邊的淩四海的家。

這是兩間低矮破敗的土坯房,房頂蓋的是蘆席和茅草,沒有片瓦,也便說明這一家人還是十分貧窮的。

實際上在蘇南的很多地方,這種土坯茅草屋,還是十分常見的,便是在蒲村,淩四海的家也並不是最差的,還有一半的房子不如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