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聖旨(一)(1 / 2)

瑞雪豐年,寒凝四方,銀屑瓊霄而降,先是覆霜綿薄一層,而後悄然積了尺厚,遠山層疊,亦被素裹其中。

秀麗山河,疑是仙境,潔白無暇,不可一世。愈是寒涼徹骨,臘梅愈是香透撲鼻。隔窗遙望,似赤雲零落枝椏,今年的梅花似比往年開的更紅灩些。

雪中光陰,緩慢而溫柔。晌午跟著額娘背書,下午便躲進爺爺的書齋,與他一同圍爐品茶,賞苑中飛雪。

香茗入口,苦澀率先浸潤舌尖,我著實不知這茶有何好喝的,但瞧著爺爺淺嚐罷後展露一絲笑意,我便盡量學著他的樣子慢飲細品。

雖然依舊頗覺苦澀,但我盡力說服自己喜歡上品茶,因為爺爺喜歡。

去年爺爺擅自動用令牌的事在朝中鬧得沸沸揚揚。幾個佞臣更是以此為把柄,緊咬著不放,也不知二伯父給了他們什麼好處,光是彈劾爺爺的奏折便堆成小山,“私用軍令”、“濫殺無辜”、“殘害良民”、“威脅臣子”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加了十餘多個。

天子聞之,當場勃然大怒,竟下旨誅滅舊王府,我聽說爺爺那時依舊麵不改色,仿佛這與他沒有一點關係。後來我從爺爺的親信江雲那裏得知,在去上朝的前一天,他就已經悄悄打點好所有事,夜徙的馬車全部已經準備就緒,他想悄悄將我們送走,獨留他自己承擔所有後果。

他甚至還留給江雲一封信,說要等他走後轉交給我。我雖然期待信中內容,但皇伯父並沒有給我這個機會。

誅滅舊王府的聖旨還未下,便被駁回,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喊出“皇上!萬萬不可!”之人居然是一直針對舊王府的二伯父。他一心想要至就王府於萬劫不複,卻又在聖旨下達的那一瞬間慌了神。

我雖不知所以然,但我覺得二伯父前後相悖的舉止或許與奶奶有些許關係。

二伯父當朝屈膝跪於天子腳下,提及爺爺與皇伯父的兄弟情分,他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改了口,“皇上,臣以性命與覺羅氏的榮耀擔保,阿瑪絕無策反之心!”

天子心意向來不為人所參透,有怎是他一句話能夠改變的。彈劾的奏章似是鐵證如山,擅動兵權亦不是無中生有。

不過最終,皇伯父還是做出退讓。不是因為子虛烏有的信任,亦不是基於如履薄冰的親情,他隻是不想讓一世聖明沾染了“殘害手足”的汙點罷了。除此之外,二伯父承襲親王爵位,黨羽眾多,牽一發而動全身。

用皇伯父的話來講,他隻是暫時“擱置”了誅滅舊王府的聖旨,若是爺爺再做出絲毫叛亂之舉,聖旨立即生效,就好似一支燃到一半的炮仗,隨時可能爆裂炸響。

不過為了牽製爺爺與其手中兵權,皇伯父下旨,將我接入宮中,由皇貴妃魏佳氏親自撫養。

話雖如此,裏裏外外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欲將我囚於紫禁城做“人質”。

這一個月裏,宮裏的人不知來了舊王府多少趟,但是每次都被爺爺以各種理由打發走。

甚至最奇異的一次爺爺與那幾個人宮人在書齋交談了幾個時辰,出來時卻見那幾人淚沾衣襟,用爺爺的話說,不過是“打打感情牌”而已。

他給幾個宮人幾鈿銀子,將他們留在舊王府做些輕快的差事。那幾人感激涕零。既得了銀子,今後不用再於宮中受人責罵、看人臉色,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