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笛為了從喪父妻離的悲痛中走出來,便將自己的心思全投注在中原霸業中,每次上戰場都是身先士卒衝在最前列,盡管他一身強大仙功具有萬夫不擋之勇,多年戰場廝殺下來,卻也明槍暗箭受了許多傷,若是脫下衣服,一身全是觸目驚心的傷疤。
戰場殺戮沒能將李笛徹底麻木,他對李悠的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愈加強烈,卻也由愛生恨極為矛盾,每想起李悠那日背走悟色棄自己於不顧的場景時,他便恨的牙齦直癢癢,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有幾次恨不得率領各大門派去把峨眉山踏平殺絕算了!
這股暴虐衝動隻是偶爾會有,李笛想想便罷了,萬萬不可能真正去實施,每把衝動壓下去後,李笛便會覺得自己原來也是一個性格如此黑暗的人,不免深感慚愧。
除了對李悠愛恨交加之外,李笛時常也會想念女兒,女兒如今一歲還沒滿,人事不知何其無辜?可他明白,李悠段然不會願意把女兒交給他,他若是執意要向李悠討取,兩人恐怕就要徹底撕破臉了。
起初兩年戰亂,朝廷雖然在兵力上占了大優勢,但江湖門派中的弟子多是武功高強殺人不眨眼之輩,都抱著破釜沉舟的覺悟在作戰,再加又有李笛這一武功臻至化境的可怕存在,因此真正在戰場浴血搏殺起來,朝廷並不能占到多大便宜,雙方都是死傷慘重。
到了第三年起,少林新任方丈玄苦大師率領門下弟子,拋棄與武當的往日嫌隙,加入門派聯盟當中共同抗擊朝廷。
少林弟子多是大智慧擅長謀略之輩,多了少林加入,武林聯盟如虎添翼,之後的幾次戰爭均是大敗朝廷,取得碩大戰果。
峨嵋派盡管未加入聯盟,遊離於門派之外,但李笛領兵打戰時總會刻意將其兼顧,導致朝廷無法組織大批軍隊圍剿峨眉。
而李悠在修習葵花寶典後,一手高超劍法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又加有至高內功九陰真經傍身,實際功力就連李笛都不敢小覷她,在她的坐鎮領導下,朝廷派出的小批次前來圍剿的士兵,盡數喪身在峨眉山下,李悠滅情師太的名頭也是徹底在武林中響徹,各派掌門無人不知五人不曉,峨嵋派借此重煥生機逐漸壯大。
李笛卻是因此而悵然哀傷,滅情師太,尊號滅情,滅的是何人之情?
戰爭期間,華山派掌門與崆峒派掌門都曾跟李笛提議,要將各自的女兒嫁給李笛,他們企圖用這種聯姻的形式綁定跟李笛的利益,李笛幾次報複心理的衝動下,差點真就答應跟他們聯姻。
李笛甚至腦補幻想,確定聯姻後,他便命人著重把婚帖發往峨眉,大婚那天滅情師太到來,成為萬千賓客中的一員,目睹自己與其他女子空前豪華的婚禮後,她是否會心生嫉妒憤怒?
應該會吧,那時她的心裏一定這樣想:“我與你在人煙不知的山穀中朝夕相處相依為命三年,還為你生了一個女兒,我什麼都沒向你要過,你也什麼都沒給過我,如今卻給了別的女子這樣一場婚禮,你的心裏當真在乎過我麼?!”
大婚途中,極度悲怒之下,滅情師太出手大鬧一場攪壞婚禮,然後再跟自己痛哭講訴悔意,自己隨後則原諒她,帶著她和女兒重返山穀中,管他武林盟主的尊卑榮辱,管他中原戰亂塗炭生靈,自己反正與妻女隱居世外互不離棄,漁歌終生唱晚,隻羨鴛鴦不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