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迷窯來曆成謎,在史學界算是頗有名聲,但是在普通遊客看來,卻沒多少值得玩耍參觀的地方,鑿空花崗岩形成的石洞空曠整潔,沒有特別奇特的景致,也沒有神奇的壁畫、文字,更沒有什麼動人的傳說,實在相當乏味。
是以,這裏的遊人並不多,李織錦等一行人就像普通遊客一樣進入二號窯,接著左繞右繞,穿過一個狹窄的洞口後,進入了尚沒有開發出的洞窯。
眾人戴上防護頭盔打開頭燈。朱叔邊走邊道:“我們在下一個石窯裏,發現一瓶丟棄的曠泉水瓶,由國內鮮少見到的牌子判斷是探險隊員們丟下的。”
“這個洞空間真大啊。”沙淩轉個圈讚歎道,二號窯大概有八百平米的樣子,而這個石窯麵積更大一些,四周有一些石柱,石柱高達數十米,整個大廳就像精心建造的演武場。換成在現代,用挖石機挖,在堅硬的花崗石上挖出這麼大麵積洞穴,至少要個把月時間,那麼在古代,他們單憑簡單的工具是如何做到的?
手觸到石壁上,茸茸的觸感,是薄薄的綠色苔蘚,沙淩搓了搓手,瞄了一眼石壁上明顯的水痕。石窯位處山中,也許是哪裏的地下河水滲進來的?
“就是這截石柱上,我們發現的礦泉水瓶。”朱叔指著一段半人高的石柱道,石柱頂端雕成蓮花,雕工精細。
李織錦和李杜打開手電,沿著周圍仔細察看。沙淩和陸銳跟過去學習。
蘇悅走到石柱前,將手放在上麵,一道無形的波動往四周散去。
沙淩和陸銳的身子一僵,沙淩的聲音逼成一條線傳入陸銳耳中:“她在用精神力探察。將精神力凝成線掃射,可以擴大範圍。她用這招察看有沒有人類的思潮,挺實用的。”
陸銳點頭,他的精神力比起師傅還很弱,每天隻能保持在身周的小範圍內,除了日常的神念控製外,還真沒有想過精神力的其他用法,這次算是現場教學了。
朱叔將眼光投向蘇悅,蘇悅輕輕搖頭,示意沒有發現。
“小六,你上去看看,是不是有刮痕?”李織錦仰著頭看一根巨大的石柱。
“好。”李杜應了聲,退後幾步猛地跑過來跳起,在李織錦交托的手上借力“蹭”一下竄出兩米來高,借著餘力,腳下連點,又直直地往上升了兩米左右,隨即抱住石柱穩著身形。
那矯健利落的身手,直看得眾人咋舌不已。
朱叔譚宿雨等還算好了的,畢竟有不少古武世家的同行,見得多了,王文達和韓東難免看得目瞪口呆。
陸銳手癢,問道:“我也上去看看?”外人麵前,他省卻“師傅”“師叔”的稱呼。
“嗯,去看看有沒有新鮮的刮痕和足跡。”李織錦道。
“好。”陸銳足下一蹬,如箭般射起,直接就來到與李杜並行的高度,這種絕妙的輕功驚得下麵的人都呆住了,連譚宿雨都激動起來,和王文達、韓東一起緊緊盯著陸銳,視線灼熱無比,真恨不得陸銳一下來,他們就拜師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