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子佩身上帶著一股青山的味道,靠近時,似乎還能嗅到森林的清香。
————————————
傍晚,張蒲和餘子佩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張蒲似乎想起來什麼,莫名其妙地來了一句:“隱世餘家。”
“嗯?你說什麼?”餘子佩坐直了身體,似乎沒聽清楚。
“隱世餘家第425代繼承人,餘子佩。”
餘子佩“唰”地一下站起,警惕地望向張蒲,手下意識摸向腰間。
“你怎麼知道!你到底是誰!”
張蒲看到她的動作,立馬說到:“別激動,我是道家張蒲,師從陳隱道長。”
“哎呀,你怎麼不早說啊,看你把我嚇的,哦,對了,怪不得你身上有股特別的氣質,通透靈逸,原來你是道家的人。”
餘子佩第一次見到張蒲時,就覺得此人不一般,她似乎能一眼望到張蒲的心底,怎麼說呢…就好像是張蒲把自己的內心剖開,坦坦蕩蕩地呈現在別人眼前,當別人看向張蒲時,總會沒來由的感到心虛。
正是如此,餘子佩才覺得張蒲深不可測。不過,知道張蒲是陳隱道長的徒弟,她就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裏了。
為什麼呢?
修道和修仙不同,他們修的是心,因此修道者不會參與什麼紛爭,也不會做壞事。
他們大多隱於山中,在城市裏修行的人也有,但畢竟是少數。大師們都搬到更深的山裏了,拒絕在這個物質時代教化人,張蒲當初也是找了很久才找到了陳道長。
還有一些年輕道士,一般都在師父的帶領下於深山中修行,少了外界的打擾,處於深山裏的人,他們的心更容易靜下來,這有助於修行。
為什麼不讓他們到城市裏修行呢,城市裏的欲望太多了,年輕的道士很容易被外界影響,能保持住自己的本心就不錯了。想更進一步都是極難的,甚至很多的道士在看了關於愛情方麵的書後,就還俗回家了。
這讓他們的師父實在無奈,在幾番討論之後,決定讓後來的弟子在山中修行,至少…在山裏總是不會退步的。
修道之人大多心性曠達,正直善良,因此,餘子佩是很放心張蒲的。
“對了,你怎麼知道我是餘家的人?”
“你身上那麼濃鬱的靈氣…而且又姓餘,想猜不到都難。還有,你身上這麼濃鬱的靈氣…修為大概已經到築基了吧。”
“沒錯,我在築基已經停留四年了,我從小就在山裏生活,隻是偶爾來過城市,這次遇到瓶頸,父母就想讓我在城市裏曆練曆練,說不定就突破了呢。”
這個世界的靈氣已經很少了,而且不如古代的靈氣純淨,原本這世上有十餘家修仙世族,但是由於靈氣不再純淨,一些修仙者因為吸入的靈氣不純淨而走火入魔、陷入幻境身亡。大多數人幹脆還俗,憑著多年積攢下來的家產,也可以富足的過一輩子。
當然,新時代的思想影響了很多修仙者,大多數人覺得自己沒必要活那麼久,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嘛,況且城市裏住的多舒服,何必在山裏受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