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俄國與幽海國際是在暗中達成的交易,但穩固的“反太空電梯”聯盟,或者說“奪取太空電梯”聯盟實際上已經不攻自破,從第二天,聯合國會議上俄國一反常態的態度,都是人精的各國發言人也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果幽海國際背後有俄國背書的話,那麼聯合國方麵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通過對微嶼不利的決策的,至少在太空電梯這個項目上是如此。
如果不能獲得名義上的正義性的話,很多原本參與到其中的國家都不可能跟著美國繼續爭奪太空電梯的控製權,畢竟跟著聯合國,和跟著美國,完全是兩碼事,畢竟這是合作和當小弟的區別,大家都門清得很。
隻剩美國一家的話,實際上也翻不了什麼風浪,論影響力的話,現在的美國甚至還比不上上世紀兩極爭霸的時期,就連小弟也不太聽話了,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美國總是喜歡全世界搞事情,畢竟要重建自己的影響力,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既然太空電梯的歸屬權已成定局,那剩下的,便是合作的事情了。
奪取太空電梯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貪心,畢竟誰都能看出太空電梯的價值,尤其是第一台太空電梯。誰都知道人類最終的出路肯定是在無垠深空,誰先邁開第一步,誰就領先別人一步,握住這個唯一的通道,也就相當於握住了其他人的咽喉。
但既然這個所有權沒能落到自己的手裏,保持在一家私人公司的手中似乎還可以接受,至少它背靠的隻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島國而已,其實這也相當於另一種形式的中立國?
俄國能夠和幽海國際達成協議,那麼他們自認自己也能與幽海國際進行合作,畢竟無論是歐盟還是華國,在經濟能力上都超出了俄國不少,更別說以老大自居的美國了。
第二個找上門來的,是華國,雖然內部對於是否要用太空電梯取代自研的大推力火箭與正在進行仿製的聚變動力空天飛機有著不小的爭議,但這種事情在華國想來都不會討論太久。
因為涉及這種國家層麵的事情,想來都不是以個人或團體的利益進行權衡的,從國家利益方麵出發,參考老一輩專家學者的意見,很快就能得到結論。
合作是肯定要合作的,但仿製空天飛機的事情依舊要進行,華國的錢足夠支撐起空天飛機的研究,但也沒必要浪費錢在繼續使用傳統方式完成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的投送工作,畢竟二者的性質不一樣。
華國的代表幾乎是緊跟著俄國的代表抵達的微嶼,一開始他們也是抱著租用軌道的心態來的,隻不過最後也還是接受了承包運輸費用的建議,畢竟除了夏曦方麵不鬆口之外,也的確沒那麼多東西要運輸,就算他們計劃在月麵建造一台強子對撞機,也利用不完一整條軌道的運輸能力。
華國的經濟實力還是比俄國要強上不少的,願意支付的代價也更高,雖然夏曦本身沒打算多少錢,但華國官方派來的代表還是主動提高了一些條件,估計是希望藉此換取一些好感,在運輸的優先權上占得一定先機。
美國的代表倒是姍姍來遲,這還是比歐盟諸國要快了不少,其中還有著馬斯克在其中推波助瀾。
白宮在考慮與幽海國際的合作時,參考的不僅有NASA的意見,還有不少航天承包商的意見,畢竟在現在,NASA的不少發射任務都是外包的,除了納稅人的意見之外,還需要考慮這些承包商幹不幹。
當NASA方麵通知他去白宮開會的時候,馬斯克就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