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膽的猜測(1 / 1)

“可不,就是那個,那個易家,說是一家人全都死在戰場上的那個,不過好像說去年還是前麵的時候去了京城嘛,後來就沒聽見過這人了,說起這個易小姐啊,那可真是個活菩薩的。”村裏的人淳樸,基本上沒事兒也就喜歡這樣幾個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八卦八卦,這就是俗稱的長舌婦了。

“是個活菩薩。”徐笙明白這大嬸兒說的就是自己想的那個易泠了。

“那可不?這位大小姐一年四季都會開倉放糧,救急窮苦的老百姓,尤其是像我們這種溫飽都成問題的村裏人,以前咱們種地都沒種,都是易小姐給我們送的,還有啊,經常給咱們這些下等人冬天送棉衣送鞋什麼的,真是個活菩薩啊。”村民淳樸,有人願意幫助他們,他們就會永遠都記在心裏。

“誒,大嬸兒,剛才您說您家裏來的那位啞姑娘身上穿的衣服料子和從前易小姐身上穿的是一樣的?”徐笙問重點。

“是啊,我絕對沒認錯,絕對是一樣的,那個料子上邊有一種線,在日光地下仔細看能發光的,五顏六色的。那個線是藏在其他線頭裏邊的,所以看上去不會花裏胡哨的,但是拿著料子在陽光地下看是能看出來的,這種料子我就隻在易小姐身上看見過。”張大嬸兒肯定的說。

“您確定嗎?確定那個五彩斑斕的線是藏在其他線裏麵的嗎?”徐笙問。

“是,是藏在裏邊的。”張大嬸兒再次肯定的說。

“那衣服我還沒扔呢,我就想著這姑娘萬一是誰家的小姐,丟了,那這衣服好歹還能算做是證據,畢竟大戶人家裏不都是壞人很多的嘛。”張大嬸兒說著就要去找那件衣裳。

“找到了,就這件兒,可漂亮了。”從衣櫃裏翻出一件衣服放在桌子上,不管是從做工刺繡還是從布料上來看,都是上品。

這……

徐笙翻看那件衣裳,從布料上來看非常的熟悉,為什麼呢?淩雲錦啊,淩雲錦千金一匹,每年上供五匹,其中兩匹固定送往定國侯府,一匹固定送往宣城王府,另外兩匹留在宮裏給貴人們做衣裳,民間幾乎不會有這種料子的。

且不說千金一匹普通人也消費不起,更何況這料子產量極底,一年總共也就產五匹,盡數上貢朝廷所以平常人哪裏能有渠道拿到這料子?

再說了就算有人能有渠道弄到手,估計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穿出來吧?

不過……再仔細看的話,這衣服的淩雲錦好像並不正,看上去好像像是邊角料裁的。

看款式也不像是主子們穿的衣服,所以這會是丫頭穿的嗎?

可是誰家丫頭能有這樣的服氣?能夠穿用千金一匹的淩雲錦製成的衣裳?

除了……易泠!

可是易泠身邊的人都在,唯一沒了的就隻有一個采之,難不成采之根本就沒有死!?

這個猜測就好像一粒種子,漸漸的在徐笙的心裏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可是她不是已經死了嗎?進了詔獄的人怎麼可能還能夠出來?

可是如果是易泠呢?她那麼神通廣大,有什麼是她做不到的?

這個想法驅使徐笙想要立馬見到那個傳說中的啞姑娘。

“怎麼了公子?您這是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啊,不會是中暑了吧?”雖然這天氣真的一點兒都不算熱了,但是對於這些城裏人來說,不是一年四季都容易中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