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大氣的大興宮中,西海岸邊的望雲亭。暮年的李淵酷愛書法,正在亭中擺案焚香,奮筆疾書,雖然寫得不咋地……但就是喜歡寫。
“玄真,你覺得如何?”李淵放下筆,笑著問裴寂。
裴寂,字玄真,唐朝第一位宰相。很認真地觀摩了李淵的作品一會兒,緩緩說:“寫得很好,反正是比我好。”
“哈哈。”李淵無奈笑了笑,“我知道你想說我寫得不好,罷了。秦王,你來寫寫吧,我也好久沒看過你的書法了。”
氣宇軒昂的李世民接過筆,讓宮女鋪開宣紙,筆走龍蛇,潑墨其上: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
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
……
一首五言絕句,也是李世民流傳後世的名篇,李世民雖然是征戰四方的大將軍,大元帥,但十分愛好詩文和書法,並且成就也不低,是初唐的書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李世民是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鐵杆粉絲,極力推崇王羲之的書法,他的書法風格也秉承王羲之的風格,平和自然,遒健秀麗,又帶有征戰四方的霸王之氣。
李淵捋須,“這是『吟』詠何物之詩?”
“弓。”李世民回答。
“哈哈,不錯。”李淵大笑一聲,“二郎,你的詩才和書法都愈發精進了。”
“閑來無事,自娛自樂罷了。”
李淵擺了擺手,“誒,不必謙虛,論書法,比起歐陽詢也不遑多讓,論詩文,於長安城裏也是名列前茅。”
李世民搖了搖頭:“比起那些文人雅士,還是自慚形穢。”
“你可知道李耀桀此人?”李淵突然開口問。
“略有知曉,才華橫溢,智謀不凡,又有些淡泊名利。”李世民回答。
李淵笑了笑,不認同李世民的想法:“什麼淡泊名利,我看分明是才子傲氣。不過他新創的這些詩,詞都是前無古人啊。”
“隻可惜不能為國所用。”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可說不準,說不定日後又願意出仕了呢,他現在仗著家財萬貫,才如此淡然,要是家徒四壁,你看他會不會出來做官?”
李世民點頭,“父親言之有理。”
李淵歎了口氣,“『亂』世用武將,盛世重文臣。李耀桀才華出眾,他創設報紙,確實推動了長安年輕人讀書的風氣。倘若這種風氣可以保持下去,或許他真的能為我大唐,做出卓越貢獻。”
“但目前還沒能得知,他在為官治國方麵,是否也有高見。”裴寂『插』了一句話。
李淵點頭,“這也是我封他為官的原因,倘若他心血來『潮』,想出仕,或者有所良策,也是個便利。”
“對了,突厥那邊,有什麼狀況那?”李淵問裴寂。
裴寂回答:“突厥久攻靈州,朔州不下,元氣大傷,至今休兵養馬,尚無動作。”
“父親,我們不能如此被動挨打,邊塞百姓都民不聊生,可以嚐試主動出擊。”李世民提議。
“現在各地軍力緊張,不宜出擊啊。”
李世民鳳眼如神,豪情壯誌:“父親,我願為社稷盡畢生心力,隻願驅逐敵寇,保大唐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