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1 / 2)

寫好書信,召來一個護衛,讓他投送到郵驛,加急。

吃過晚飯,洗完澡,已經是夜晚,華燈滿城,李耀桀推開窗戶,看著窗戶的風景,突然有種漂泊無依的感覺。

唐朝的城池管理實行裏坊製,每個坊到晚上都會關閉坊門,市門也關閉,整座城池就會變得荒無人煙。這個時候,雖然還沒到宵禁的時候,但街道之上已經鮮有行人過往,繁華的城市一下子變得冷清,看著冷冷清清的街道,李耀桀有種全世界就他自己的感覺,那般孤獨。

“相公,我們歇息吧,明日還要起來趕路。”

李耀桀收起情緒,平複心情,微微一笑:“好。”

“相公,嶺南是怎樣的風景?”躺在床上,第五瑤在李耀桀的臂彎裏問。

“忘了。”說實話,李耀桀也不知道古代的廣東這邊是什麼樣子的,“我隻記得,很熱,還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尤其是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李耀桀也想知道,傳說中讓楊貴妃鍾愛的荔枝到底和現代的有什麼不一樣。

小萱輕輕問:“相公你以前住在哪裏?”

李耀桀想了想,“我以前住在雷州,離廣州還很遠。你們害怕嗎?”

“怕什麼?”

“人生地不熟,不知道你們受不受得了嶺南的水土。”

“不怕。”第五瑤沒有猶豫,“沒什麼好怕的。”

小萱向來無憂無慮:“隻要和相公、姐姐在一起,什麼都沒事。”

李耀桀聽著她們的話,感動之餘想到蘇軾的一首詞,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第五瑤和小萱心照不宣地默默念了一下這句話,“這句話講得真好,相公你好棒!”

“不是我寫的。”李耀桀笑著解釋,“是一個蘇軾的家夥寫的。他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他的“烏台詩案”牽連,被貶到嶺南,王鞏的歌『妓』寓娘跟隨著到了嶺南,王鞏回來之後,蘇軾問寓娘嶺南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寓娘回答: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讓蘇軾十分感動,後來就寫了這首詞。”

“蘇軾是什麼人?為何沒聽說過他?”

“一個很厲害的家夥,不過你們肯定不認識。”李耀桀笑著說,蘇軾是北宋的人,距離現在還有四百多年呢。

第五瑤沒在意這些,而是說:“和我們的境遇倒是有些相似。”

“是有點。”李耀桀點頭,“你們是不是也是這個想法?”

“嗯。”第五瑤和小萱都點頭,正如她們剛才說,隻要三個人在一起,去哪裏都不怕。

“不知道黃媽她們撐不撐得住。”

第五瑤沉默,旋即說道:“黃媽年紀大了,可能有些辛苦,蕭琴和蘇月,女人家,估計身體也吃不消,要不我們到洛陽之後,休息幾天再出發?”

“好。”

……

……

兩日之後,大興宮裏的李淵收到了李耀桀的來信,然後發火了,遞給裴寂看。

裴寂看完皺眉:“唉,這父母官不為百姓謀福祉,反倒與馬賊狼狽為『奸』,真是該死!”

李淵歎氣:“這個李耀桀,走到哪都能遇事,不過他去廣州,往潼關跑幹嘛?”

“興許去繞路吧,不過他確實是心懷蒼生,這些事不和州府聯係,反倒是給陛下寫信,估計也是擔心州府也是沆瀣一氣的。”裴寂對李耀桀還是挺賞識的,不禁為他說好話。

“哼!”李淵冷哼,“他是想在我麵前立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