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江、徐文敏等清韻詩會的才子佳人的幫助下,李耀桀的詩詞再度出現在長安人眼中,配合著之前李耀桀北上相州,抗擊突厥的事件,李耀桀在長安的熱度再上一個台階,成為長安百姓茶餘飯後議論的風雲人物。
“破陣子?他又創作一種詞牌嗎?”
“你看這句「遍地黃金賊盡思」寫得多好,把我們的繁榮和突厥人的貪婪全寫出來了。「一朝百戰師」是什麼意思?”
“大意就是我們的將士一日要打一百場戰吧?”
“真好,不過我覺得是突厥人一日侵犯百次。”
“這不是一樣的意思嗎?”
“……”
“他的古詩寫得也好啊,我還以為他隻會寫律詩和詞呢。”
“你傻啊,一個不會寫詩的人,怎麼可能創作出律詩和詞這種東西?”
“他不僅文采好,還一片赤膽忠心,這才是最難得的。文能弄墨寫詩詞,武能挽弓殺敵寇。”
“這倒不是,殺敵的多是他妻子第五瑤。”
第五文博和劉氏知道這些消息,都十分開心,也很驕傲。之前劉氏還有些責備他們胡來,去廣州不好好地去廣州,居然跑去打仗,不過現在聽到別人誇耀他們的女兒女婿的時候,又很滿意。
秦王府。
李世民翻閱著幕僚呈上來的戰報,雖然李世民不是皇帝,但他依舊關心著大唐和突厥的戰爭情況,一心是恨不得帶兵上場打突厥。
“這個遊擊戰術,確實可行,承範(李道宗)在靈州大敗突厥十萬大軍,有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運用了遊擊戰。”
長孫無忌凝眉而言:“南海公年紀輕輕,文武韜略樣樣精通,大王應該籠絡此人,想必會是大王的一大助力。”
“不可。”李世民搖了搖頭,“聖人有令,令我不得拉攏他。”
“大王,克明的女兒是他的妾侍,或許可以讓克明暗中聯係一下。”
李世民沉思,半晌後猶豫地說:“克明和他的關係很差,李……懷瑾先前因為太子的陷害,險些喪命,因此他未必理會克明。”
在古代,妾的地位低下,杜如晦雖然是杜蔓婉的父親,但和李耀桀都算不上親戚,所以李世民也認為李耀桀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接觸秦王府。
“不可。”旁邊安安靜靜看書的一個女子突然開口。
李世民愣,問:“觀音婢,你有何見解?”
秦王妃長孫氏看著丈夫和哥哥,淺笑著說:“你們忘了,聖人之所以會下旨賜杜家女為李懷瑾妾,是因為太子的緣故嗎?”
李世民突然醒悟,拍掌道:“對哦,太子這麼做,就是為了加深克明和李懷瑾的惡劣關係,要是我們接觸他,反而會激怒太子。”
長孫氏點頭,眼眸神采奕奕:“我們非但不可拉攏李懷瑾,還應該讓杜克明繼續和他保持惡劣的關係,這樣才能麻痹太子。”
長孫氏,小字觀音婢,名門之後,長孫無忌的妹妹。賢良聰慧,雖然身為女兒身,但眼光獨到,是李世民得力的賢內助。李世民被李淵眾多後妃陷害的時候,是長孫氏在努力斡旋,結交妃嬪,在李淵麵前維護李世民的形象,為李世民發動政變爭取了足夠的時間。後來成為皇後之後,善於借古喻今,經常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是中國曆史上十分有名的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