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大部分百姓們最關心的不是什麼國家大事,政權更迭,皇權鬥爭。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能不能過個好日子,而李耀桀的在廣州,在南海縣,所作的一切,都是他們關心的,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
因此李耀桀的慈善基金會一出現,立馬在南海縣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是散盡家產為了百姓謀福利啊!南海縣百姓對於李耀桀的稱讚又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真的有人把他當做是活菩薩。連帶對酈汝賜和董岩兩個富商,不僅少了往日的那種厭惡和鄙視,還漸漸變成誇讚。酈汝賜和董岩也很開心,得到了他們需要的名聲,對李耀桀的基金會也是大力支持,還在幾天之後追加的資金讚助。
對此李耀桀也是非常開心的,錢嘛,當然是越多越好,他是巴不得那些有錢人,都傾囊相助,造福百姓呢。
《文閑居雜詩》
土丘山嶽溪江水,萬丈高樓茅草堂。
朱戶雞豚席散肉,野林乞丐飼餘糠。
床頭垂死尋常藥,囊裏將齊嫁娶妝。
願我先河渡眾客,善心一片向蒼茫。
慈善基金會開始運作的這段時間,李耀桀帶人,到處視察民情,這個即將步入盛世的大唐,繁華強盛之下,還是有很多貧苦不堪的百姓。感慨萬千的他回到家中,寫下了這首詩。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兩件事,第一件就是頷聯寫的,一個窮得揭不開鍋的老人,隻能撿別人喂雞喂豬剩下的糟糠。還有一家人,年邁的父母病重在床上,卻不舍得買好藥,喝著那些基本沒什麼作用的草藥,隻為攢錢,給兒子娶老婆,給女兒準備嫁妝。
“我突然想到,現在很多家庭,父母勞苦了一輩子,兒子長大了,也沒能享福。一把年紀了,還要為兒子娶妻買車買房的事情操勞,給兒子買了高檔的房子結婚,自己住在鄉下的老房子裏,風吹雨打。”
李耀桀感慨不已,對第五瑤說。
“唉,我們能做的,也就這些了。”第五瑤看到那些場麵,也是十分難受,“我回頭讓我爹也出一點錢吧。”
“這個不強求。”
第五瑤搖了搖頭,“沒事,他以前也時不時到鄉下布施,現在隻不過是多做一點罷了,而且讓他多做一些善事也是極好的。”
“那倒也是。”李耀桀思考了一會兒,也決定給李淵寫一封信,彙報了這件事,畢竟李耀桀答應過皇帝,國民銀行的錢必須上繳國庫或者用於百姓。而第五瑤則是寫信給第五文博,勸說第五文博也參與這件事,或者幹脆,他自己也做這樣的事。
李耀桀這首詩,以及他所見所聞,經過縣學報紙的刊登,也在南海縣引起了轟動,不少有錢人,都紛紛參與捐款,一來他們也的確願意幫助貧苦之人,二來也想和李耀桀搭上一些關係,因此基金會的糧食錢財有了源源不斷的補充。
……
沒多久,南海縣有多了一件喜事,謝雲飛和許秋萍定親了,而且下個月就要成親了。最開心的莫過於謝輝廉和許國興兩家人,多年好友結為親家,自然是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