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嚴白虎所知,其“流言”計略的成功率,與很多因素有關,頗為複雜,可主要來說,大致是要看三個方麵的因素。
其一,便是要看執行者的智力值,與對方勢力“軍師”的智力值的差值。毫無疑問,其智力值的差值越高,成功率也就越高,若差值為負數,也就是執行者的智力比對方軍師要低,那成功率自然就會低很多。
其二,與“武將”自身的屬性值,尤其是智力值,以及其性格有關。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明確。若是“武將”本身的智力值十分高超,亦或者其性格是非常的忠誠的,那無論怎麼樣,都是無法降低其忠誠度的。
而第三個因素,說起來,就有些不太確定了,隻是嚴白虎根據自己的遊戲經驗所進行的推測。那就是,雙方城池距離越近,或者說,雙方勢力範圍越接近,那麼,其“流言”的成功率就越高。
此外麼,如果你建設了“計略府”,也同樣會提高其計略實施的成功率。隻是,其“計略府”是屬於大型建築,建造起來十分耗費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對於嚴白虎來說,目前還沒有餘力去做。
而根據以上的幾個主要因素,便是可以發現,嚴白虎此次對廬州城發動的“流言”計略,其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其虞翻與華歆,俱是智力值超過80的二流謀士,而袁術的軍師,也就是那個楊弘,其智力值才堪堪超過70,且其表現出來的能力,在嚴白虎看來,甚至可能要比起顯示的數值還要低。
另外,之前也是說過,由於長江被孫堅給封鎖了,袁術又不回瀘州,造成其廬州城本身也是人心浮動,為其“流言”提供了非常好的時機。
再加上,袁術勢力與嚴白虎實力,目前是互為比鄰,也同樣能夠增加其成功率。
可以說,在幾個主要影響成功率的因素中,嚴白虎都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如此,嚴白虎是堅信,此次流言,他必然是可以成功的,至於最終能夠拿下對方幾個“武將”,到是無法確定。
而在頒布了指令之後,他所能做的,就是慢慢的等待。可最近這段時間,嚴白虎心中可是十分的不安。
其造成他心中惶惶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始終想不明白,其孫堅到底是如何辦到,僅僅使用小股部隊,就能對袁術造成困擾,在戰場獲得明顯的優勢。
“他孫堅到底是如何做的?”
想不通這一點,嚴白虎便是無法安心,甚至在想了幾天之後,都有些魔障了,整日念叨著此事。
而嚴白虎也不是一個喜歡空想的人,既然想不明白,他便打算實際模擬一下。
於是,嚴白虎讓人找來了一些細沙,又挖來不少的黏土,這些東西,對於水跡頗多的吳郡城來說,都很常見,並不難尋。
隨後,嚴白虎便是根據體係提供的地圖,雖然其上有很多迷霧,但還是能夠有一個大致的圖形,再加上他原本的記憶,製作了一個比較粗略的沙盤。
可以看出,他此次製作的沙盤,雖然有些簡陋,且範圍很小,隻包含了江東三郡以及廬州城,可大部分的地形、城池、港口的分布,基本都是正確的,而且其比例與真實情況相差無幾。
而有了此沙盤之後,也果然是對嚴白虎有不少的幫助,至少對目前的局勢,有了一個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
但是麼,嚴白虎想來想去,卻還是沒能想通那個一直困擾他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他的遊戲經驗不足,尤其是對“水戰”,接觸的並不多,自然就不太精通,導致他對很多水戰的細節並不了解。
這就讓嚴白虎十分的煩躁,好在,吳郡城的開發一直都比較順利,而細作傳回來的消息,也都算是好消息,其袁術與孫堅的戰場,基本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而在經過了二十天,感受極為漫長的等待之後,嚴白虎終於得到了係統的消息,華歆執行的“流言”,果然是成功了。
可話說回來,這裏與遊戲中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其“流言”雖然成功了,可嚴白虎卻並不能看到其廬江城的具體情況,也就無法得知其守將的具體忠誠度。
另外,華歆在執行完一次“流言”指令之後,也並不需要立即回城,而是可以繼續留在廬江城,按照其自己的想法,對可能出現“叛變之心”的武將進行試探,甚至是直接登庸,這也是他們之前就商議好的,無需特別再下指令。
當然了,嚴白虎猜測,等到真的出現登庸機會的時候,他還是能夠得到係統通知的,而且也需要消耗相應的行動力。
又過了十天,由虞翻所執行的第二次“流言”,是再次成功了。
若是在遊戲中,那些身其廬江城的守將們,其忠誠度起碼是要下降10點以上,而哪怕他們之前的忠誠度是100點的滿值,如今也是下降到了90以下,已經是到了一個可登庸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