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呂布的選擇】(1 / 2)

呂布孤軍深入,若按常理,這顯然是錯誤的,與自己大部隊脫節,很可能會被敵人包圍殲滅。

可話說回來,作為呂布,久經戰陣,他會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他還真就是這麼做了,而且,在以往的戰爭中,他也是多次運用。

這是為什麼?

因為,凡事有弊,也必有利。

雖然,其孤軍深入,若是一般的部隊,確定有很大可能會被敵人所包圍,但呂布擁有“飛將”,且率領的都是精銳騎兵,在這天下間,還真是少有人能夠困住他。

也就說,他呂布是想走就走,沒人任何的後顧之憂。

在這個前提之下,呂布這麼做,其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一來,是可以打破伏兵。可以肯定是,一旦得知呂布來攻,不管是誰,恐怕都不敢輕視之。

既然如此,作為防守一方,那必然是要做好精心的準備,其中,伏兵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可呂布孤軍前來,卻是可以將其伏兵,亦或是其他手段,給引誘出來,讓他一力承當,且以他的實力,可強行破之。

這樣一來,其身後的張遼、臧霸等人,便是可以放心的前來攻打,而不需要那麼謹慎,也浪費時間。

二來,若是遇到的對手並不強大,與之有很大的差距,那麼,呂布此舉,就會大大的打擊對方的信心。

試想,當呂布僅僅一人,便是將敵人橫掃,而在占了大便宜之後,又是想走就走,根本攔不住,那對防守方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那等到後方大部隊前來攻打的時候,防守方很可能就是一觸即潰,甚至於,直接放棄抵抗或者投降了。

而第三點,也就是目前呂布所遭遇到了的境況了。

作為對手的嚴白虎,其整體實力不算弱,關鍵的是,手下有強力武將,是能夠抵擋住他的進攻步伐。

此外,嚴白虎對整個戰場的局勢安排與判斷,都是非常的準確,以至於,不僅讓呂布自己無法打開局麵,而且,連其方法大部隊也是被阻擋在外,受到了極大的限製。

而到了這個時候,呂布這支孤軍深入的部隊,其另一個重要性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作為目前戰場上,唯一一支還可以隨意移動,也可以隨意選擇進攻目標的部隊,他完全是有能力去改變戰局,也是此戰當中,非常非常關鍵的是一個點,他的一次選擇,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到整個戰局。

如此,你就會發現,整個戰場的主動權,卻還是在呂布自己的手裏,因為,選擇權是在他手上。

他是想打就打,不想打可以退,又或者是繼續糾纏,總之,這都在呂布是一念之間。

不過麼,對於此次的下邳之戰,在呂布的選項中,卻是要少了那麼一個,因為他不能撤退,至少不能輕易撤退。

其原因麼,之前也是提過了,下邳城對於呂布勢力來說,乃是其立足的根基,實在是太過重要了,無論如何,呂布都要將其拿回。

也因此,呂布就不能輕易的選擇撤退,更何況,他現在還沒有輸,隻不過是被嚴白虎所針對了而已。

而到了此時,也就是在254年10月中旬的時候,呂布的選擇,是至關重要。

嚴白虎是非常清楚這一點,也正在焦急的等待著結果,那如果是可以讓他選擇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讓呂布繼續與太史慈糾纏。

想來,以呂布的性格,遇到太史慈這樣的對手,他也肯定是會有所興趣的。

但,很遺憾,這一次,呂布是一改常態,做出了一個對他來說,非常正確的選擇,也是因為,下邳城太重要了,不容有失。

此外,陳宮的勸說,也是對呂布的決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也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對於陳宮,呂布還是非常尊重的,但實際上,對於這些所謂的謀士,他卻是不太重視。

就比如說陳圭與陳登,他們兩人是父子,都是具有謀主之能的大才,原本是陶謙的手下,在小沛城被攻破之後,為呂布所俘,為求生,是不得不降。

而按理說,得到這樣的大才,呂布應該很重視,給予高位才對,但呂布並沒有這麼做,反而是極為輕視。

要不是有陳宮提攜,說不得,陳圭和陳登是連個最基本的官職都撈不到。

而在平常,陳圭與陳登是連呂布的麵都見不到,就更加不用說為其謀劃了,實際上,他們兩人現在更像了陳宮的幕僚,而不是呂布的謀士。

這也可能是呂布與他們兩人的相性不合吧,談不到一塊去。

可陳宮此人,就與他們兩個本家是大為不同了。

原本在曆史上,陳宮就是呂布手下最為重要的謀士,且是呂布死了之後,他也是決議赴死,被曹操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