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1 / 2)

“軍師,你說的沒錯,公孫瓚確實已經是快要撐不住了。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哪怕袁紹非常清楚平原城的重要性,卻也是不希望此事會影響到他擊敗公孫瓚!”

“如此,你還認為,在他擊敗公孫瓚之前,袁紹還會前去攻打平原城嗎?顯然是不會的。”

“可對我們來說,這卻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事。”

“也正是因此,我才想到了這個毒計,希望能夠去刺激他袁紹,如果可以是話,最好是讓他放緩,甚至是暫時放棄對公孫瓚的攻伐,轉而是對韓馥展開攻勢。”

說到這,嚴白虎是緩了一緩,隨後接著說道:“而一旦袁紹對平原城動手,那麼,毫無疑問,他韓馥鐵定是撐不住的。”

“那如果韓馥不夠果決,還想要保住平原城的話,就必然要求助於我們。”

“而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便有了第三次進攻平原城的機會,而且是一個擊敗袁紹的絕好時機。”

“甚至於,我們可以一箭雙雕,在擊敗袁紹的同時,將韓馥也給一鍋端了!”

嚴白虎的一番話,是說的虞翻有些目瞪口呆,驚訝於其目光之長遠、手段之毒辣、行事之果決、目標之宏大。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嚴白虎的這個計劃真的能夠最終成功的話,那麼,距離他占據北方三州,也就已經是不太遠了。

再進一步去想,一旦嚴白虎得到了北方三州,繼而把北方的人才給納為己用的話,那麼,他便是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也就終於是有資格,可以去跟曹操、劉備、孫堅等天下英豪做正麵的對抗了。

而嚴白虎之所以如此著急,在剛剛離開平原城的時候,就立即讓虞翻去辦此事,卻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為了打一個時間差。

試想,當這個計劃實施了之後,袁紹肯定是因此而會暴怒,但他或許還會保持理智,繼而是讓人去調查此事。

更何況,就算袁紹真的失去理智了,其手下的頂級謀士,可不會那麼想當然,也一定要派人去核實其真實性。

到時候,他們便是會發現,當袁譚、袁尚的屍首,被送往南皮城的時候,他嚴白虎可還是回城的路上。

這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據,不僅是可大大減低嚴白虎被懷疑的幾率,而且,還能加重韓馥的嫌疑。畢竟,按照其發生的時間上來算的話,身處平原城的韓馥,可以說的最為合適的那個人選。

此外,還記得當初,逢紀作為袁紹使者,前來北海城討要袁尚,嚴白虎可一直都是閉口否認,從沒有承認過袁尚會在他那裏,始終都是堅持說,是袁尚他自行逃走了。

在當時,逢紀或許還不信,那袁紹當然也不會太過相信,可等到那時,這一切似乎都有了解釋,那就是,他嚴白虎並沒有說謊,袁尚確實不是被他所擒,而是被韓馥給抓走了。

如此,這又是一個可以讓嚴白虎脫離嫌疑,也是加深韓馥嫌疑的間接證據。

此外,嚴白虎還打算再做一件事,那就是“流言”,他是打算在合適的時機,派遣華歆到南皮城去擾亂一番,或許也是能夠起到一些助推的作用。

可話說回來,這個毒計,並非是沒有疑點,而且疑點還不少。

就比如,眾人皆知,韓馥此人頗為怯懦,他是否會有那麼大的膽子,去殺掉袁譚和袁尚,而且還把屍首給袁紹送去?

又比如,袁尚為什麼會被韓馥給抓住?難道是袁尚在逃跑的時候,迷失了方向,自己跑到了鄴城去的?

之類的疑點還有不少,嚴白虎也不可能麵麵俱到,能做的是,隻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挑動袁紹與韓馥之前的戰爭。

至於說失敗的後果,嚴白虎也是有所考慮,畢竟,他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謹慎、謀而後動的人,行動之前,也都是未思勝先慮敗。

其失敗的情況,無非就是兩種。

第一種可能,便是被袁紹被識破計謀,認定此事並非是韓馥所為,第二種可能,稍微嚴重一些,那就是,其計劃被暴露,讓袁紹知悉。

可不管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可能,其後果,無非都是讓袁紹暴怒,繼而是將嚴白虎視為仇敵,另外,與韓馥之間的關係,也會因此而徹底決裂。

看起來,這個後果似乎是有些嚴重,可仔細去想,卻是並沒有那麼的可怕,因為,就算沒有這件事情的發生,他嚴白虎難道就能跟袁紹交好?又或是繼續跟他韓馥同盟?

不,這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經過了這兩次的北征,嚴白虎爭奪北方三州之心,已經是路人皆知,跟袁紹必然是要有一番龍爭虎鬥。

而他韓馥,更不過是一塊“美味的蛋糕”,不是給袁紹剿滅,就是被他嚴白虎所吞並,本來就沒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可能,其勢力是必將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