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理想的效果】(1 / 2)

在嚴白虎的逼迫之下,陳泰是做出了頗為艱難抉擇,同意了他的要求。

不得不說,陳泰還是相當有魄力的,但這其實也是他的無奈之舉,因為,不論如何選擇,他都逃不過被責罰的命運,隻不過是兩害相權,他選擇了危害較小的那個選項。

這一點,稍微分析一下便能夠得出結果。

在當時的情況下,陳泰是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同意,要麼拒絕,並沒有中間的選項。

如果是拒絕,那麼,也不管他是主動還是被動,在權限上,他到是沒有僭越,但這也就意味著,是直接撕毀了他們與嚴白虎之間的協議。

雖然這確實是在嚴白虎逼迫下,才導致的結果,但是,從表麵上來看,更多的責任,卻是陳泰身上。

而一旦協議被毀,其後果可能就會非常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曹操與嚴白虎全麵開戰,這顯然不是陳泰一個人所能承擔的。

可如果他選擇了同意,那麼,至少是可以先行保住雙方的協議,隻要做到這一點,也就不會出太大的問題,就算出了問題,也不是他陳泰的責任。

至於說,是否真的要按照嚴白虎所說,加強對呂布的攻勢,這是需要他返回許昌後,讓荀來做決定。

如此,他也就把這個燙手山芋給丟了出去,且,就算到時候荀是反對此事,就跟嚴白虎所說的那樣,大不了就是雙方相互扯皮,不了了之。

這樣一來,雖然他是有了僭越權限的錯誤,但其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僅僅如此而已,怎麼著,也不至於讓他傷筋動骨。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陳泰都是難辭其咎,且加上嚴白虎給他的壓迫,使得他在與沮授打成協議之後,是立馬離開了鄴城,馬不停蹄的趕往許昌。

於257三月初,陳泰是抵達許昌,星夜會見了荀。

可讓人十分奇怪的是,在陳泰前去會見荀之後,兩人好像是沒談什麼東西,很快就各行各事,仿佛是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可事實顯然不是如此,之所以會看上去如此的波瀾不驚,關鍵就在於,荀是早有預見。

還記得,當初在嚴白虎突然襲擊官渡港的時候,於禁是給荀發了一封信件,也就是在接到這封信之後,荀是給了於禁全力防守官渡港的決策,可同時,他也是派遣了一支部隊,前往支援徐晃。

且,這支部隊,可不是隨便湊數的,而是由名將李典親自率領的8000騎兵。

或許,當初荀會選擇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未卜先知,提早知道嚴白虎會有這麼一個要求,但事實上,這件事,卻是有了未仆先知的效果。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荀根本就不需要再多做其他動作了,有了李典的這8000騎兵,想來,就已經是滿足了嚴白虎的要求,而且,在時間上,是出人意料的快。

也果然,僅僅是在小半個月之後,嚴白虎就收到了細作的情報,徐晃所率領的軍團,是驟然加強了對呂布的攻勢。

這著實是讓嚴白虎有些驚訝,包括沮授、田豐也是,而在驚訝之餘,他們三人可都沒有任何的高興,反而是覺得有些驚悚。

因為,他們都是能夠想到,曹操一方既然能夠如此快速的做出反應,除了巧合之外,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對方已經是猜透了他們的想法,而且是提前做好的布置,這實在是有些可怕。

同時,他們也不得不懷疑,對方既然已經是預料到了他們的打算,但卻是如此的“聽話”,那會不會是有什麼陰謀呢?

這一點,嚴白虎他們還真是沒有懷疑錯,隻不過麼,他們的懷疑,也是有些超前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此時,荀還真的是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以他的智謀,要不了多久,大概就會拿出可行的方案來。

而荀之所以要如此考慮,卻是他不得已而為之,也正是田豐之前說擔憂的“狗急跳牆”。

說到底,就是因為嚴白虎逼的太狠了,讓荀感覺到,僅僅“將計就計”,依靠他們之間的協議來拖延時間,已經是無法完成他們預計的目標了,所以是不得不另想辦法。

------------我是分割線------------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是過去了大半個月,來到了261年3月初。

不得不說的是,在李典率領部隊加入濮陽戰場後,其效果是立竿見影,大大的加強了對呂布的攻勢。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在接到荀的命令之後,徐晃也是稍微加強了其部隊的作戰力度。

也因此,呂布現在所承受的壓力,是驟然增大許多。

隻不過麼,呂布可也不是什麼小蝦米,除了他本身實力強悍之外,其麾下的張遼、張燕、臧霸等,可也都是久經戰陣的名將。

如此一來,戰場上的局勢,可還遠遠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雙方是你來我往,互拚消耗而已,且目前來看,雙方的戰損也都差不多,若是真要細算起來,可能呂布一方還要占一些微小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