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61年,10月末,嚴白虎親自率領第一軍團,從鄴城出發,總計兵力,超過六萬。
與此同時,嚴白虎是立即著人去通知司馬懿,因為,按照他們雙方的協議,雙方的部隊是需要在虎牢關附近相彙合,如此,他司馬懿也差不多可以準備出征了。
而事實上,司馬懿的動作,是來得比嚴白虎預計的還要快,應該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在接到嚴白虎的消息之後,是立即從陳留城出發。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心中對司馬懿是有了一定的防備,此次出征,嚴白虎是對其非常關注,且雙方身為同盟,司馬懿的一舉一動,也都是逃不過嚴白虎的眼睛。
也因此,嚴白虎是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對方一個十分怪異的地方,那就是,司馬懿居然是將陳留城內的所有士卒,全部都帶了出去,一個不留。
這也就是說明,嚴白虎之前對他的預測,完全就是錯誤的,司馬懿根本就沒有想要開發陳留城,並且,看其舉動,好像是一點都不在乎陳留城的安危,否則的話,為何要將守軍全部帶走?
可這就讓人非常疑惑了,因為,他的舉動,完全就是前後矛盾。
要知道,當初,在與嚴白虎簽署協議的時候,可就是司馬懿自己提出要求,在一年之內,嚴白虎都是無法對陳留城發動進攻。
這一點,是足以證明,在當時,司馬懿對陳留城是十分重視的。
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司馬懿徹底改變了主意?而他又到底是在圖謀著什麼,竟然是可以讓他舍棄了好不容易才拿下的陳留城?
嚴白虎的腦子裏是閃出了很多問題,但卻是得不到答案,可也好在,對於這種情況,他是早有自己的打算,倒也沒有糾結,隻需要繼續對其進行觀察即可,總有一天,他是會自行露出馬腳。
另外,還有一點,讓嚴白虎目前是還對司馬懿比較放心,那就是,洛陽城的情況,是依然如故,並沒有任何變化。
而隻要洛陽城不變,那麼,嚴白虎的手中,就始終是握著司馬懿的小辮子,隨時都能夠對其進行造成致命的打擊。
十天之後,也就是在11月初,嚴白虎是出了白馬港,與此同時,他便是下達了指令,命令張頜,率領其騎兵軍團,前往虎牢關,其兵力,大致在五萬。
而後的劇情,便是基本都在嚴白虎的預料當中。
麵對嚴白虎與司馬懿的龐大聯軍,荀是主動放棄了宛城,令其守將帶著士兵、物資,繞道新野,返回了許昌,而根據協議,嚴白虎是讓宛城送給了司馬懿。
而在他的監督之下,司馬懿在占領了宛城之後,也並沒有做什麼手腳,是隻留下了一萬守軍,其餘部隊則是在修整了十來天後,便再次出發,直奔許昌而去。
這也是雙方協議中的內容,司馬懿必須是要成為攻打許昌的先鋒,而嚴白虎的部隊,則是跟在他的後頭。
這一點,對於司馬懿來說,顯然是不太公平的,但他卻是從來都沒有提出過反對,哪怕是到現在,也依然是按照協議在行事。
而這一次,荀當然是不會再避讓,且是早就做好了防禦的準備,在其許昌城的西北方向,也就是嚴白虎他們進攻的方向上,是擺下了嚴密的防禦陣。
依托有利地形,以及許昌的生產能力,荀相信,哪怕其目前的實力明顯要比對方弱,但也足夠他堅持非常多的時間。
甚至於,若是不出現意外的話,堅持到曹操完成對雍涼二州的攻伐,也完全不是問題。
但很快,“意外”就出現了,在得知嚴白虎已經是對許昌展開全麵攻伐之後,孫堅是立即兵分兩路,分別對汝南城與新野城動手了。
可必須要說,這一點,身為天下間最為頂級的謀士,荀怎麼可能會預料不到?
不過麼,也就正如沮授他們所判斷的那樣,荀是並不認為,孫堅敢對其許昌動手,至少在他明顯出現頹勢之前,孫堅是絕對不敢亂來的。
另外,此時的荀,也果真的沒有預料到,嚴白虎還會有另外一支主力軍團,正準備是從後方對其發動襲擊。
可話說回來,荀作為天下聞名的謀士,其名望是如此的大,甚至比之沮授、田豐,還要超出一大截,如此,他自然是有其厲害之處。
而實際上,荀最大的能力,就是全麵,不管是軍略謀劃,還是後勤統籌,又或者是像現在這樣,直接指揮部隊作戰,他都是有著頂級的能力。
且,荀的處事風格,是極為沉穩。
這大概也是他這類人的一種共性,因為,他們在行事之前,都是已經將所有可能性都想了一遍,所以才能從容不迫,風度翩翩。
也正是因此,荀雖然是沒有料到,嚴白虎還有另外一個主力軍團,但是,不管是在汝南方向,還是在新野方向,他卻是都部署了一定的防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