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記憶出現障礙 疲勞時,記憶能力下降,對遠事難以回憶,對近事難以記憶。
(6)思維障礙 由於傳導能力下降,思維變得刻板,失去中心,漫無邊際。
(7)欲睡 當疲勞體驗達到很高程度時,往往出現睡眠欲望。這是一條警戒線,在這時應睡眠,以防止各種事故和精神的崩潰。
(三)人與工作的相互適應
1.工作特點對人員的要求 一般而言,職業和工作特點對人員有一定的要求。一個人如果長期地不能滿足和適應工作的要求,即不能勝任崗位職務,就會產生強烈持久的心理應激,嚴重時可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使人患病。瑞典對中年工作人員的一項調查表明:按照每個人的教育水平和所負擔的工作責任大小、職位高低,評價其現有能力和工作要求間的不和諧因素,結果發現,隨著不和諧分數的增加,被調查者的平均收縮壓水平從17.3kPa(130mmHg)升到19.2kPa(140mmHg),而且後者的不適感和疾病的報告也較多。
2.人員的心理素質與工作是否相適應 作為具有一定個性心理特征的人對工作是否滿意,這也是人與工作相適應的一個方麵,是工作在滿足人的需要方麵是否匹配以及匹配的程度。人的需要是多方麵多層次的,不單是為了謀求物質資料而工作,還有更高更多的社會精神需要。有關調查發現,影響中國中年知識分子健康最強的生活事件是學非所用,在收回的有效問卷中表明,長期從事非自己所學專業的職業,又無力改變這種學非所用狀況的中年知識分子患病率較高。
3.盡力改善勞動環境,提高人與工作的相互適應 為了使人與工作之間較好適應,應盡力改善勞動環境和勞動組織,減輕勞動強度,使人們心境安詳、愉快地工作,並且避免過度緊張。要勞逸結合,以防止神經係統出現功能障礙,必要時適當開展一些文體娛樂活動,以消除疲勞,增加身心健康。另外,還要開放勞動市場,提倡人才交流,促使專業人才能學有所用。
二、特殊職業心理衛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從事一些特殊職業的群體所處環境條件日趨不同,長期從事某種職業養成的習慣,逐漸形成其獨特的心理和行為特色,也都有著各自的心理衛生問題。
(一)特殊群體
包括特種人群及特種職業群體,如航天、航海、煤礦、石油、變電、核電、公路汽車司機等。特殊職業群體是指一些在文化知識、傳統習慣、宗教信仰、職業性質等方麵有別於一般群體的人群結合體。特殊職業群體由於專業技術環境各異,對員工會帶來很多心理問題。1980年我國一艘12000噸級雜貨船,先後與日本和韓國貨船相撞,對方船沉,我方受傷。事故發生後的幾天之內,發病率明顯增多,當晚全船49人均失眠,1人心腦供血不足,2人血壓增高,10人心動過速,10人胃病,8人腹瀉,在事故後大多數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心身障礙。另據調查,1979年至1981年間在海上沉沒著火、爆炸相撞、觸礁和原因不明失蹤的船隻平均每天一艘,荷蘭海洋研究院和英國海岸警衛隊的研究指出約有3/4的事故是人為失誤造成。由於種種原因形成的心理障礙是肇事之源,隻有進行專門研究解決,才能保證特殊職業人員的身心健康,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減少事故發生。
(二)特殊工作環境
特殊職業,由於其特殊工作環境會帶來許多心理衛生問題。例如從事航空工作的飛行員,飛行絕對高度可以令人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出現高空恐怖症、飛行緊張等,持續下去會有不同程度的心身障礙。航海職業的人員,一年有80%以上的時間在遠離家鄉、天水一色的大海中漂流,自然環境變化多端,危機四伏,所以其心理負荷極重。加之噪音晝夜不停,船體顛簸搖晃,光照不足,生物節律變更頻繁等因素,會出現工作效率下降、視力疲勞、精神倦怠及其他不良心理反應。另外,淡水缺乏,沒有新鮮蔬菜,睡眠不安和不足等,都會影響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
特殊的工作條件,如噪音、高溫條件,高原低壓環境等,易使人產生厭倦、身心疲勞等體驗,對人的生理心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都有待深入地研究,以保護特殊職業勞動者的身心健康。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1791/5481373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