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時怎麼辦?
一問自己:“氣什麼?”
二問自己:“值得嗎?”
三問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有些人會說,我從來不生氣。
但是,他的臉色也沒有多好看,你可以感覺到,這個人一直很鬱悶,一直不開心,隻是他沒有表達或發泄出來而已。
我曾經在某本書中說過一個真實故事:
某天,a公司請了一位勵誌老師來上課,老師發下圖畫紙,請大家畫下“最像自己情緒的一樣東西”。
自由想象,沒有限製。
大家都很好奇,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搞,千年無法升職,但又一定不會辭職的a副理,到底會畫什麼?
結果,他畫了一個非常可愛的蛋糕。
他解釋說:“我覺得我像個美味的蛋糕,把所有的甜美滋味分享給別人。”
沒有人相信自己的耳朵。甜美滋味?會不會是大家的味覺感受不一樣?
接著他又說:“我的外皮也許沒有太甜,但內裏可是包著很好的餡。”
很好的餡?終於有人忍不住插嘴:“你那個餡是苦瓜口味的吧!”
沒有人敢相信,a竟然以為自己是蛋糕!
人真是缺乏自知之明啊!
平心而論,a不是那種隨便發脾氣的人,隻不過動不動就把臉拉下來,雖然沒有直接罵人,但臉色比罵人還難看。如果他看某個人不順眼,也很少明說,總是搞些小手段,讓對方感覺他是故意刁難。
如果他是蛋糕,應該是壞掉的蛋糕吧!有人小聲說。
沒錯,有些人誤以為自己脾氣很好,其實,主觀和客觀有很大的差距。
我也曾遇過這樣的太太:她一遇到我,怨言滿腹,不斷投訴。我苦口婆心地勸她放寬心,告訴她:“你要讓自己快樂一點,不要太在意這些事情,那麼,看這世界的眼光就不一樣了。”
“你不了解我,”她反駁道,“我本來就是個很開朗、很快樂的人。”
哇!你也太不了解自己了吧!你哪裏快樂?你抱怨起人的時候,我聞到的是滿室酸味和苦味。
請盡量健康的生氣
壓抑和發泄是難兄難弟,怒氣會用很多種方法呈現,不隻是攻擊和發泄而已。有時,它會變成憂鬱、苦悶和自殘,如果你非常擅長掩飾它,它也可能讓你變成一個外表溫馴,但內心狂風暴雨的人,讓你不自覺用表情或語言去荼毒別人。
愛批評、愛挖苦是一種憤怒,雖然你自覺話說得很文雅。冷嘲熱諷也出自憤怒,睥睨的眼神一樣出自憤怒。
雖然你自以為這不是生氣,也很有風度,但是你的不快樂是每個人都感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