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雙重訊息(1 / 1)

知名心理治療師瑪莉亞·葛莫利的傳記《愛與自由》,提及瑪莉亞“出師”前和她兒子安迪之間的小故事。

安迪是準醫師,打算離開加拿大,到紐約當住院醫師。瑪莉亞一邊鼓勵獨子到大城市磨煉,一邊擔心他是否能照顧自己。

還好在這期間,她參加了心理治療的工作坊。說明憂慮後,導師薩提爾對她說:“你給了他雙重訊息,要他離開,又要他留下來,這樣對他並不好。”

回家後她告訴安迪:“我剛剛學到一些東西!希望你可以安心去紐約,不必惦記要不要打電話給我,我也不再擔心你會不會洗衣服。”

安迪聽了笑說:“媽,如果這是你在工作坊學到的東西,我會全力支持你。”

兒子原本對離家很焦慮,因為感覺到媽媽並不信任他。而瑪莉亞也檢討自己,一直自以為開明,卻以雙重訊息隱形而微妙地控製孩子。察覺矛盾之後,不信任轉為尊重,母子間更親近了。

欲迎還拒,是雙重訊息;口是心非,是雙重訊息;悔教夫婿覓封侯,是雙重訊息;在該放手時難分難舍又牽牽掛掛,也是雙重訊息。

人們表達的情緒中,充滿微妙的雙重訊息。我也有這個毛病。釋放雙重訊息的人心中矛盾,接到雙重訊息的人,更是焦躁難安。

愛的雙重訊息,是兩種反方向拉力,常常消弭付出的愛意。常發出雙重訊息的人,也使人搞不清楚他的真意,使感情長期處在懸疑不安的氣氛之下。

不妨問自己:“什麼才是你的真心希望?”察覺是第一步。了解自己的雙重訊息,做人才能表裏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