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國維所有的作品中,《人間詞話》無疑是最大眾也最重要的一部,它是詞論,也是優美的文學作品。姑且不論你讚不讚成他的觀點,讀《人間詞話》,至少可以認識曆代詞人的佳句菁華。他那典雅的文辭,帶領我們慢慢走進一座美麗豐富的詞的博物館。
《人間詞話》手稿共一百二十七則,王國維自己選了較滿意的六十四則發表,他的詞論菁華多在這六十四則中。從《人間詞話》,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品位,他的風格,他的性情。
王國維矛盾的心情總在憂鬱與驕傲中擺蕩不安,在《人間詞話》未刊稿中,他甚至稱讚自己的詞開詞家未有之境,沒把自誇的話真正刊出來,大概也是一種自知之明吧!
讀《人間詞話》
讀《人間詞話》時,我十五歲。第一次拿起這本薄薄的書,是在宜蘭往台北的火車上,平快車搖搖晃晃,離家的路總是辛酸而漫長,無意間買的這—本小書其實是一把鑰匙,讓我發現了詞的美,也發現了古文學的壯觀。
第二次讀《人間詞話》時,我已經在念台大中研所了,法律係畢業直接上中文研究所的我,怕自己“血統不純”被同學恥笑,每日在台大文學院圖書館中坐困書城,少年時覺得難解的文言文,在此時已能行雲流水地迅速翻閱。我發現自己對詩詞的基本認識大多來自《人間詞話》。
然而,遺憾的是,現在到書店卻找不到幾本跟古文學有關的書。
如果以前也有暢銷書排行榜的話,《人間詞話》,有很長一段時間長居排行榜上呢!在《未央歌》的那個大時代裏,如果你說你喜歡古典文學,卻沒念過《人間詞話》,鐵定會笑掉人家大牙。(而如今可能連《未央歌》都快成了“古典文學”……)我為了一點私心、一點點偏愛,不忍心讓《人間詞話》在茫茫書海中如失行孤雁,江湖寥落,無家可歸,所以,我重新用白話文將它簡述了一遍,希望也有人能夠從中領會詞的意境和古典文學的美感。
不過是—點癡心罷了!
王國維是個有創意的詞論者,《人間詞話》中最有名的句子,就是他拿詞來比喻“古今成大事的人必得此三種境界”的說法:
第一種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再來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最後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捧讀《人間詞話》的人,一定會愛上這“三種人生境界”的說法。曾經很疑惑而孤獨,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又經過了吃力而辛苦的過程,終於發現了安身立命之處。
有人拿這三種境界來描述自己尋找愛情的癡心經曆,費了好多力氣,後來發現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並不是千求萬求、求不到的那個,而是無意間出現在眼前的另一個。
拿來說愛情,也深得人心。這便是詞的朦朧之美。
王國維一生恨多樂少,但寫《人間詞話》時,他應是快樂的,看他字裏行間多麼意氣風發,敏感如你,應能不時會心一笑。
這然不是—本談“作文技巧”的書,但對於“怎樣把文章寫得有風格”,看完《人間詞話》,也可以為你增加七年功力。這是我說的,信不信由你。
我的許多詩詞記憶,都來自於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提醒,他所點出的佳句,確實也都是動人的名句。擁有這些優美的句子,你的心靈與氣質,豈能不光彩亮麗?
(本文為《且聽人間詞話》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