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2 / 3)

繼續往裏走,二層山門之內是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國、多聞、增長、廣目,按東北西南風調雨順之意。門裏是喬鬆四樹,一樹樹翠蓋蓬蓬,狀如巨傘。在裏麵是大雄寶殿,後門處是南海觀音菩薩像,兩邊牆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裝塑的那些蝦魚蟹鱉,各個出頭露尾,取鱗甲眾生都拜佛之意。

正看著呢,從外麵走過來一個小沙彌。小沙彌看唐僧相貌稀奇,豐姿非俗,急趨步上前施禮問道,“不知師父是從那裏來?”

“貧僧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佛求經的,今到寶方,天色將晚,想要告借一宿。”

一聽原來是借宿的,小沙彌就不那麼熱情了,不僅看唐僧的相貌不清奇了,連氣質都不那麼高雅了,拿腔作勢的說道,“哎呀,大師莫怪,這事我卻做不得主。裏麵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何況還是有求於人,唐僧誠懇的說道,“如此確是有勞小師父了。”

小沙彌進入後堂,向方丈彙報,“啟稟方丈,外麵來了一個人,想要借宿。”

方丈換了衣服,按一按毗盧帽,披上袈裟,急忙開門準備迎接,先向小沙彌問道,“是何等樣人?”

小沙彌回道,“也是一個和尚,著一個頭,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足下登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

方丈一聽大怒,“你不知我是僧官嗎,但隻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像那樣的定是雲遊的野和尚,我們的佛寺豈容打擾,叫他在前廊蹲一宿就好了,還向我報什麼!連這點眼力都沒有,平日白教誨你了。”說完就要回去。

小沙彌一聽被方丈訓斥了,心裏罵到,“狗眼看人低的老王八,等哪天小爺發達了,有你好看。”不過在沒發達前,還是先要保住飯碗的,於是趕緊說道,“弟子看他生了一副好皮囊,恐是有大身份之人,不敢自專,因此才勞動方丈大駕,借您慧眼,前去辨認一番。”

這記馬屁拍的恰到好處,老方丈有點小飄飄然,“你這小崽子倒是用心,不過他一落魄僧人能有什麼大身份,也就是個靠麵皮混飯的,不用理他。”

“方丈老爺身份高貴,當然法眼如炬了。弟子眼拙,險些被他蒙騙了去,這就打發了他。”

在方丈那受的氣,小沙彌都對著唐僧發了,不僅將剛才的一番話說了,更是冷言冷語的挖苦了幾句。

“這真是人離鄉賤!我從小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讖吃葷生歹意,看經懷怒壞禪心;又不曾丟瓦拋磚傷佛殿,阿羅臉上剝真金。卻不知是哪世裏觸傷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和尚你不留我們宿便罷了,怎麼又說這等憊懶話,教我們在前道廊下去蹲?此話對我說也就罷了,若是被我大徒弟聽見,那猴子一頓亂棍,恐腿都給你打斷。”

小沙彌以為他被說到了痛處,在那說狠話嚇人,也不管他,徑自回去了。

唐僧經曆了那麼多事情,對此早已見怪不怪了,心念“人將禮樂為先。我且進去再問他一聲,看意下如何。”

屋內的方丈脫了僧衣,坐在蒲團上,也不知是頌經,還是在碎碎念的罵人,唐僧就在門外施了一禮,“老院主,弟子問訊了!”

那方丈很是不耐煩,半答不答的還了半個禮,問道,“你是那裏來的?”

唐僧隻好將前話再說了一遍,“弟子乃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活佛求經的,經過寶方天晚,求借一宿,明日不犯天光就行了。萬望老院主行個方便。”

方丈鼻孔裏出聲,說道,“你既往西天取經,怎麼路也不會走?”

唐僧一陣差異,難道走錯了路,怎麼就路也不會走了呢,隻好說道,“弟子卻是不曾走過貴處的路。”

“正西去,隻四五裏遠近,有一座三十裏店,店上有賣飯的人家,方便好宿。我這裏不便,不好留你們遠來的不明僧人。”原來這才是方丈的用意。

唐僧一聽也生氣了,什媽玩意啊,好說好話的還不行,“院主,古人有雲,庵觀寺院,都是我方上人的館驛,見山門就有三升米分。你怎麼不留我,卻是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