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又見陰謀
一切都是權勢惹的禍。那國王雖是和道人無冤無仇,可卻禍從天降,“自從害了朕,那道人當時在花園內搖身一變,就變做朕的模樣,更無差別。現今占了我的江山,暗侵了我的國土。他把我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三宮皇後,六院嬪妃,盡屬了他矣。”
原來是被戴了綠帽子了,這皇帝還真是夠倒黴的。人死後被戴綠帽子還好,眼不見心不煩,可是這位卻不同,人死了,變成鬼,能知道陽間之事,還真是個煎熬。
“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變作你的模樣,侵占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識,後妃不能曉,隻有你死的明白。你何不在陰司閻王處具告,把你的屈情伸訴伸訴?”
“他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靠,那家夥這麼牛,唐僧心想,看樣子他後台不小啊,至少也是玉帝小舅子一個級別的,“陛下,你陰司裏既沒本事告他,卻來我陽世間作甚?”
“聖僧啊,我這一點冤魂,怎敢上你的門來?山門前有那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緊隨鞍馬。卻才被夜遊神一陣神風,把我送將進來,他說我三年水災該滿,著我來拜謁師父。他說你手下有一個大徒弟,是齊天大聖,極能斬怪降魔。今來誌心拜懇,千乞到我國中,拿住妖魔,辨明邪正,朕當結草銜環,報酬師恩也。”
嗯?又是佛教的人在搞事。不知是想拿我當槍使,還是有其他的什麼陰謀?難道那妖道的後台大的,佛教都不敢隨便動他?
唐僧想的不錯,確實是有陰謀,不過事情和他想的有點出入,憑佛教現在的囂張勁,他們哪還會有不敢做的事。那國王逢此災難,其實是因為他過分篤信道教,排斥佛教的原因。
佛教在烏雞國中傳教受阻,肯定會想辦法。你不是喜歡道教嗎,那就讓你在道士身上吃個虧,看你以後還敢偏幫他們不。最後由唐僧師徒出手搭救,自然會賣那國王個人情。
俗話說失去後才知道珍惜,重新當上國王,夜裏摟著自己的王後,那國王以後肯定會對佛教感恩戴德的。
唐僧現在還不知道內中的緣由,不過能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他一般是不會推辭的,何況做苦力的哈不是他自己。“我徒弟幹別的事不濟,但說降妖捉怪,正合他宜。陛下啊,雖是著他拿怪,但恐理上難行啊。”
“怎麼難行?”那國王一聽有戲,自然激動萬分,現在一聽唐僧話有轉折,趕快就問有什麼難處。
“那怪既神通廣大,變得與你相同,滿朝文武,一個個言和心順;三宮妃嬪,一個個意合情投。我徒弟縱有手段,決不敢輕動幹戈。倘被多官拿住,說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卻不是畫虎刻鵠也?”
國王好不容易等到機會,哪能輕易放過,“我朝中還有人。”
唐僧以為是特有什麼心腹之人還在,就說道。“甚好,甚好!想必是一代親王侍長,發付何處鎮守去了。”
“不是。我本宮有個太子,是我親生的儲君。”
“既是你親生的太子,難道那妖人會沒有防備?應該是被貶了吧。”
“不曾,他隻在金鑾殿上,五鳳樓中,或與學士講書,或共全真登位。自此三年,禁太子不入皇宮,不能彀與娘娘相見。”
“卻是何故?”
“此是妖怪使下的計策,隻恐他母子相見,閑中論出長短,怕走了消息。故此兩不會麵,他得永住常存也。”
唐僧一聽也有道理,不過還是有些難辦,“你縱有太子在朝,我卻怎的與他相見?他被妖魔拘轄,連一個生身之母尚不得見,我一個和尚,欲見何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