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著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筍宴,王媽媽由不可思議轉為這下完全相信。作為一個地道的南方人,王媽媽對筍並不陌生,但是這麼多年來,還真是第一次能吃到這樣的“筍宴”。
李漁在閑情偶寄裏寫“筍,此蔬食中第一品也。”
莫南絮深以為是。身為一個南方人,春日裏倒是時常惦記著要吃春筍的,曾有小姐妹笑話她,卻比大熊貓還愛啃竹子。莫南絮反駁她,筍是筍,竹是竹,春筍是剛上市的新筍,若是再老便真成竹子了,便老了影響口感,一口咬下去一口渣。
“按理說春筍需等年後才能吃到,但托朋友的福,從鄉下帶來了春筍,就當提前嚐鮮了。家裏麵恰好又正在用冬筍醃酸筍,我這一瞧,冬筍春筍鮮筍幹筍酸筍都備齊了,就做了一桌子筍,大家將就著吃吃。”
但是很顯然,餐桌上沒有誰是“將就著吃吃的。”
王媽媽先是就近嚐了一口酸筍雞塊,竟覺得開胃,就著這碗湯,竟然將一碗飯都吃下去了。對這獨特的味道很是喜歡,便問道,怎麼做的,莫南絮想了想問:“不知道阿姨可吃雞皮?我原來不知道大家的口味,所以換成了雞塊,其實則道菜卻是改良而來的,點睛之處卻在於雞皮。如果阿姨能吃雞皮,下次我可以再做一道雞皮酸筍湯。”
莫南絮一開始準備雞皮酸筍湯,這道菜其實是紅樓夢裏麵的,原作裏寫的是雞皮酸筍湯,莫南絮覺得若是做成雞皮,不確定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於是私自改成了雞塊。
王媽媽答道:“我一直吃的,並無什麼忌諱。但是,雞皮能單獨入菜?”
托上次紀明飛從書店買回來書的福,裏麵有很多失傳的名菜,看了書然後自己揣摩做法。這道雞皮酸筍湯的做法也是莫南絮自己揣摩而成。
所以想了想告訴她也無妨,便回答道:“也是我看了紅樓夢自己看住琢磨著做過的,用一整隻童子雞,等水燒開之後,提溜著入鍋,浸泡在熱水中一分鍾,然後再浸入旁邊備好的冰塊水中,如此反複浸泡三次,再剝下雞皮,取雞中廢油下鍋小火慢熬,熬到黃澄澄雞油出來的時候,將雞皮放入其中油炸,再將切好片的酸筍放入鍋中和雞皮一起翻炒,倒入雞湯,小火慢熬一個鍾即可。”
“聽你這麼一說,這雞皮酸筍湯是自有一番妙味,我讀紅樓夢的時候倒是沒有注意到這道菜。”王媽媽邊吃邊道:“倒是讓你笑話了。”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道菜妙就妙在雞皮上,雖然有人不愛吃,很多紅樓夢的讀者還說不懂為什麼大觀園裏風雅的大家小姐會吃雞皮這種幻滅的東西。”莫南絮不由得想笑:“首先這道菜做法繁複,雞皮經過熬煮後柔中帶韌,有嚼勁;其次從色相來看,雞皮金黃、配上雪白筍片,十分協調;再次從味道來說,雞湯濃鬱,配上酸筍的酸味解膩,其實我當時隻看到‘雞皮酸筍湯’五個字就開始流口水了。”
“所以我覺得或許隻有真正的老饕才能理解這道菜是真好吃。”
王媽媽一挑眉,問了句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