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壯士斷腕,就是這意恩。"
"是的,"長者說,"膀子已經爛了,還是死抱住不放,這種事他們是絕不會做的。""所以你認定,隻要飛蛾行動一失敗,這位蘭花先生立刻就會消失無蹤。""不錯。"
"飛蛾行動已經必敗無疑,香帥又怎麼能把他找出來呢?"——這就是問題的症緒所在了。
長者微笑:"我剛才已經告訴過你,這是一種心態的問題。"——問題又口到原處,少年還是不懂。
長者再解釋。
"凡是梟雄人物,如果敗了,一定敗得幹脆利落,一定不會拖泥帶水,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一定還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種人對自己當然有信心,"少年說:"這大概也就是他們的心態。""是的。"長者說,"隻不過這種人當然還是勝的時候比較多。""當然,常敗的人,怎麼能稱嫋雄?"
長者忽然問少年:"如果他們勝了呢?他們在勝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心態?"少年怔住。
他從未想到這一點,現在他才忽然發現,這一點才是問題的真正關鍵。
長者又對少年說:
"你認為那次飛蛾行動一定會失敗的,因為楚香帥在那次行動中已經掌握了所有的先機。"長者問:"可是你有沒有想到,如果香帥根本不想勝,那次行動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這個問題也是不必回答的。
甚至不必問。雙方爭勝,有一方根本不願勝,勝的當然是另一方。
應該問的是:"這一次行動是生死之爭,勝者生,負者死,所以不能不勝,香帥為什麼不想勝?"長者又否定了這個問題,他告訴少年:
"問題也不該這樣問的,因為答案早已有了。"長者說,"你也應該想到,如果香帥徹底毀滅了那次行動,徹底擊敗了蘭花先生,卻始終不知道他擊敗的這位蘭花先生是誰,那麼他這次勝利還有什麼意義?"少年同意這一點。
"如果香帥這一生始終查不出這位蘭花先生是誰,我想他恐怕連覺都睡不著。""所以他在這次行動中,隻許敗,不許勝。"長者說,"他簡直是非敗不可。""為什麼?"
"因為他一定要找出這位蘭花先生來。"長者說,"他一定要當麵和這位蘭花先生一決勝負。"少年歎息:"那楚香帥這次就錯了。"
"哦?"
"他應該知道,有一種人是再也不能和任何人爭勝負的了。""哪種人?死人!"
"是的,"少年說,"他應該知道,在那次行動中,不勝就是死。,長者笑:"在這一方麵,你的想法就和香帥不一樣了。""難道他認為在那種情況下不勝也可以不死?"少年問:"難道他認為在那種情況下蘭花先生還會留下他的命。""是的。"
"他怎麼會這樣想?"
"隻因為一點。"長者說,"隻因為他非常了解蘭花先生的心態。"長者問少年。
"你有沒有看過狡貓捕鼠?你有沒有看過蜘蛛捉蟲?"少年看過。
他也知道貓捉鼠,絕不會很快就把那隻老鼠吃掉的,因為吃掉一隻老鼠,隻不過滿足了它的食欲而已,對它來說,這一點滿足還不夠。
蜘蛛也一樣。
蜘蛛網住了一條蟲之後,也要先把這條蟲戲弄一番,然後再慢慢的一點點吃下去。
因為它們認為這是一種享受一它們絕不會放棄這種享受。
——在蟲與鼠的境界裏,貓與蜘蛛無疑都是泉雄。
少年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問長者。
"香帥是不是認為蘭花先生也和貓與蜘蛛一樣,在製伏他之後絕不會先要他的命。""是的。"長者說,"他相信蘭花先生在他臨死之前,一定會先讓他享受一下。""因為他相信蘭花先生的心態一定就是這樣的。""是的。"
"他有把握能確定這一點?"
"他沒有。"長者說,"可是他一定要賭一賭,一定要冒一次這種險。"少年不明白:"我真的不懂,香帥為什麼會這樣做。""固為他相信蘭花先生在這一次行動中如果勝了,就一定不會殺他。""為什麼?"
長者解釋:"殺,是一定要殺的,就好像貓吃鼠,也是一定要吃的,如果它們不吃不殺,當然有它們一定的原因。""什麼原因?"
——回答也是一種一定的回答。
"因為蘭花先生也像是貓與蜘蛛一樣,在某種情況中,也有某種特殊的心態。""然後呢?"
"不是然後,是結局。"
"我要問的就是結局。"
長者笑,長笑,笑不絕。
因為這件事的結局一點都不可笑。
結局永遠都不會是可笑的。永遠不會。
無論多開心多歡樂多可笑的事,到了結局的時候,就不開心不可笑了。
——生命是開心的,多麼豐富,多麼熱鬧,就算有些人的生命中沒有那種豐富的歡樂,也會有一點淡淡的恬適的喜悅。
可是生命的結局是什麼呢?
是死。
無論什麼樣的人,他的生命的結局都是死。
什麼是死?
——如果你曾經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你就會明白人生是一個多麼大的悲劇了,如果你明白這一點,你對很多事也許都會看得淡一點。
看得淡一點並不是消極,也不是放棄,而是一種讓你胸襟比較寬大一點的態度。
可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故事都是以成功和快樂做為結局的。
艱辛奮鬥者獲成功,有情人終成眷屬。
隻可惜這種結局並不是一種結局,而是一個暫停的符號。到了終結時,還是一樣的。
所以少年問長者這件事的結局時,長者就笑了,因為他隻有笑。
——這個問題問得是多麼愚蠢?多麼可笑?
"一個人如果要做一件事,最好就不要問它的結局,"長者說,"因為所有的結局到了真正終結時都是一樣的。"他說:"所以我們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隻該問這件事,是不是應該去做,是不是值得去做,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不是能夠讓別人快樂!自己振奮!因為生命隻不過是一段過程而已。"少年明白。
"一個人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他的生命就是快樂的了,他的這一生也可以算沒有白活的。"他說:"我相信一定是最明白這一點的人,所以他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全力以赴。"——所以他的生命永遠比任何人活得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