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臉上雖有些凝重之色,但隨著“吱呀”一聲,房門還是被張揚給推開了。
“咕咕~~”張揚推開房門後,剛才那個聲音又響了起來。
聽到這個聲音,張揚的目光也朝發出這個聲音的方向看去。張揚最先見到的,是位於桌上的一個籠子,接著才是見到籠子裏的一隻全身羽毛銀灰色,腳呈白玉色的鴿子。
“這小家夥是不是餓了?隻是,鴿子是吃什麼的,米粒它吃不吃。”張揚聽著這鴿子一直在叫,猜想它是不是餓了。於是,張揚沒有進到屋內,而是朝廚房走去。因為廚房內,張揚記得還剩了一些米。
……
不久後,東廂房外屋內。
張揚從廚房拿了一點點米,以及一碗清水來到了東廂房內,並坐到了桌前,將不多的米粒與水放到了籠子前。
看著這鴿子一點都不怕人的開始啄食,張揚輕聲說道:
“不是不給你多拿些米粒,我是怕等你吃壞了肚子,我沒辦法向河川兄交代。”
說完,張揚看了一眼綁在鴿子脖子上的一塊青黑色的小絲巾,輕笑了一聲,因為,這太有沈溪的風格了。
至於這鴿子是哪裏來的,以及為什麼會提到沈溪,那就得從張揚從城西回來時說起了。張揚今天從城西回來,先是去了陳小寶家,在陳小寶家待了一段時間後,接著他才回到他自己住的地方。
回到這院內時,張揚就發現了這籠中的鴿子,被放在了東廂房的門外。同時,隨著這鴿子一起的,還有一封放在籠子上,沈溪寫的信。而這封信的內容,也是讓張揚臉色凝重的原因。
見這鴿子在安心的啄食,張揚收起了笑容,將沈溪寫的那封信,從懷裏取了出來。
信的內容,張揚已經看過很多遍,隻是他還是有些思慮而已。
信取出來後,張揚從寫著“謙益兄親啟”的信封內,將折好的信取了出來並打開。接著,張揚低頭看向了信上的內容。而見紙上沈溪那飄逸的“書法”,張揚又忍不住笑了一下。
不過很快,張揚又收起了笑容,專心的看向了信上的內容。
……
謙益兄如晤!
離別幾日,別來無恙?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手書之時,吾已過廣陵。觀沿江之景,猶如憶江寧種種……
今之來信,除寄托離愁,另有事相托。
吾剛至廣陵,得家父來信。信中言道,吾長輩親眷,被賊人所掠。雖多次施救,卻仍有數人不得救回,吾心甚憂之。
又聞賊人掠人將入江寧,若賊人掠人入得江寧城內,吾長輩親眷危已。因此,吾望於危難之時,謙益兄能助一臂之力。
若謙益兄願伸援手,吾定當感激涕零。此外,謙益兄若肯相助,托信鴿回信便可。後續事宜,自有人來尋。若謙益兄自有難處,也不必勉而為之。此次施救牽扯之事極大,甚是凶險……
……沈溪筆之!
……
看完信上最後幾個字後,張揚將信放到了桌麵上,“河川兄倒是給我出了道難題……”張揚雖然這麼說,但他心裏其實早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