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人脈絕對是和能力一樣重要的東西。在傳媒學校畢業的學生其實各個都很有能力,演起戲來均是可圈可點,但一屆下來,卻隻有那麼幾個人紅了。
而紅的那幾個並不是因為在這些學生裏麵演技鶴立雞群,能力出類拔萃,而是他們抓住了機遇,掌握了人脈。
在這兩屆學表演的學生中,李克純清楚的知道,究竟誰最後會紅。
所以,如果今年上戲不錄她那她明年參加藝考再來一次也可以,反正她才十六歲出頭,拿出一年的時間給忍耐和等待又如何?
但是這個想法她不敢對自己家人說,因為農村思想閉塞,她如果說自己想學表演自己的父母一定會反對的,畢竟在兩個一輩子都腳踏實地紮紮實實賺錢的農人眼裏,當藝人不光是下九流並且燒錢的道路,還是一個聽起來就像是玩笑的無稽之談,和他們說,他們隻會以為李克純沒長大,還會批評她不懂事。
尤其是現在這個情況,第一她不知道上戲會不會錄她,若是成功錄取,那麼她說服家人去學戲劇的機率還大一點,如果說服不成功,或者是上戲沒有錄取她,她就要考慮一下換學校或者複讀的事,這些事情李克純光是想想頭都大了,果然就算你衝了遊戲幣,換了複活點,撿了新裝備,可困難該來時還會來的。
可畢竟從前是經曆過大瘋大浪的人,李克純邊整理著思路,邊妄想打通自己母親的任通二脈,給她灌輸一些□□思想:“媽你可能不知道,現在有好多學校錄取學生都不看文化課分,而是看特長,例如畫畫唱歌寫毛筆字啥的,而且大學是個讓學生自主培養興趣愛好的地方,有了興趣做基礎更利於以後的學習和發展,所以如果上大學呢,我想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自己喜歡的專業,至於這個專業呢,每個大學都有不同……”
李克純知道自己的母親常年待在農村,也沒學過啥文化知識,眼界沒那麼高,思想轉彎也沒那麼快,所以她若是跟母親解釋點什麼就要耐心些,用昂長的鋪墊來讓她理解。
但時連開頭都沒有鋪墊完,李克純的母親就打斷了她的話:“對了!有個事兒忘記跟你說,前些陣子有城裏來的記者去你們學校采訪你老師,還順便來了咱家采訪我和你爸,他們還跟我問了你的愛好和特長了呢!”
聽到這句話,李克純瞬間斯巴達了。
原來記者已經來過他們家了。
通常,大學的橄欖枝還沒有拋出來的媒體的橄欖枝已經先行了。記者們為了挖到諸多家長和學子更感興趣的消息,小到誌願意向興趣愛好,大到高考狀元周圍人對狀元郎的評價,都會挖個細致詳盡。
自己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又沒公關經曆,所以李克純很擔心他們麵對記者的問答會有失常態,或者說了一些不該說的東西。
因為曾是藝人的原因,李克純對采訪與記者之類的詞是相當敏感的。
“記者都問你和我爸啥問題了?”李克純問。
“他們問了好多,我都記不住了。”李克純的媽媽似是回憶般的轉轉瞳孔:“他們問我你的愛好和特長,我就說你平時在家裏幹活很勤快,去田裏插秧速度比誰家的孩子都快……對了,我還說你口風琴吹的很好,有好多流行歌啊什麼的都能用口琴吹出來。”
她母親居然將插秧也納入了自己的特長之一,這讓李克純聽完也是有點哭笑不得,她接著問:“還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