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宇看他。
尹正學也覺得這話有點奇怪,但是既然都開了口了,便把自己心裏的想法說了出來:“通常來說,我們學滑冰的初學者是一周轉,然後升級到二周轉,三周轉,而且是每個動作都會練,考級需要嘛。你看你也考上七級了,但是跳躍的差距很明顯。阿克塞爾我就不說了,這個難度所有人都不好克服。但是你的3t和3lz就很不錯啊,後結環跳也可以。但是薩霍夫和後內點冰跳的後腳拖得厲害,我看你在起跳的發力上沒什麼『毛』病,但是在落地的部分我也幫你分析了,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你自己有什麼想法嗎?”
蘇宇看著尹正學欲言又止……
他總不能說,他滑雙人滑的時候跳躍動作較少,而且3t、3lz什麼的,難度低一點,也比較好調整同步『性』,所以會經常用上,但是上一世,他從轉去雙人滑開始,就沒有練習過薩霍夫(salchow)和後內點冰(flip),會有些生疏也是理所當然吧。
但是話不能這麼說,蘇宇想了想,便說:“中午我再研究一下視頻。”
其實蘇宇很清楚,自己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熟練度上,隻有不停地練,練到自己就算閉著眼睛、任何場合說跳就跳的時候,那麼身體就完全記憶了這個動作,也就不是難題了。
蘇宇不是伍弋那種特別有靈『性』的隊員,估計要是問伍弋為什麼跳得那麼好看,伍弋也隻會眨巴著眼睛說,“跳就好了,還有什麼為什麼?”但是蘇宇不一樣,他天賦並不是國家隊裏最好的,他靠的是努力,靠的是堅持,所以隻能用笨辦法,不停地跳,跳夠了,自然也就跳好了。
這一世,蘇宇比上一世的起點高多了,而且在更強地理解力下,他想要掌握薩霍夫(salchow)和後內點冰跳(flip)三周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難的是,怎麼從三周轉提高到四周轉,他才真正具備去世界賽場的資格。
吃過午飯,蘇宇拿著手機看視頻,其實通過慢動作,也能夠發現自己身上不少的『毛』病,最明顯的就是軸心問題,這和起跳前的準備不充分有些關係,也和自身的素質有關係。
蘇宇一邊思考,偶爾暫停視頻,等到困了,便在聯排的座椅上躺下休息。尹正學坐在他腳邊上抱著胸口早就睡著了。運動員都有午睡的習慣,也必須要休息,否則上午的疲憊得不到釋放,累積到了下午,就什麼都別想幹了。
師徒二人中午就在滑冰場邊上的聯排座椅上睡得,睡眠質量當然不好,而且還有點小小地冷。蘇宇睡醒起來,發現身上蓋了一件衣服,是尹正學隨時帶在包裏的薄款防曬服。
“教練。”蘇宇把衣服掀起來,看著尹正學的時候眼眸有些波瀾。
尹正學正斜靠在座椅上,蹙著眉,低頭看手機,唯一禦寒的衣服給了蘇宇,他就凍得睡不著,此刻抬頭看過去的時候,眼睛紅彤彤的,卻笑著說:“醒了?是我考慮不周,一會訓練完,我去找俱樂部的經理,找他要個休息的地方。下午精力要是不足,我們就早點回去。”
“好。”蘇宇點頭,將衣服整理整齊,遞給了尹正學。
俱樂部那邊的訓練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開始了,不見了那四名年輕女孩的圍觀,卻多了兩個男人指指點點。其中一個金發的,蘇宇知道應該是閆冰冰請的外教,俄羅斯的冠軍教練伊萬耶夫。另外一個嘛……
尹正學已經朝那邊走過去了,遠遠地就喊了一嗓子:“天虎!”
天虎是教練群裏的一員,和尹正學能聊上幾句,但是比起趙鵬鵬那個話嘮就差得遠了。兩個人早些年還經常一起喝酒,後來天虎脫單,又被閆冰冰聘請當教練,兩人的交集才迅速地少了起來。
當然,關係還是很不錯地。
聽見自己的名字,另外一個黑頭發的男人轉頭過來答應了一聲。這個叫“天虎”的人個子也不算高,也就一米七左右,瘦瘦矮矮的,臉還很長,和他那“天虎”的名字很不搭。不過看身高就知道,他也是花樣滑冰運動員出來的,和尹正學一樣,知道再練下去也出不了成績,幹脆專心考學位,最後成為了一名花滑教練員。
兩人一碰頭,就聊了起來,遠遠看著,個頭差不多高,都比蘇宇矮。蘇宇的身高,在單人滑裏確實屬於比較高的,也難怪很多人,包括孫教練,對他的未來並不看好。
尹正學把蘇宇叫到身邊介紹了一番,天虎自然也將自己的學生叫了過來。
“冰冰,來。”天虎朝在冰上訓練的閆冰冰招手,等人滑到護欄邊上就介紹著說,“這是國家隊的教練,我學弟,尹正學尹教練,這個是他的學生蘇宇,也要參加這次的冠軍杯,你們肯定會有一番龍爭虎鬥啊。”
天虎雖然嘴上說的客氣,但是心裏卻沒當回事,閆冰冰可是前年的少年b組冠軍,經過一年沉澱後,今年可是奔著冠軍去的。至於蘇宇,他連名字都沒有聽過,會這麼說,也不過就是禮貌客氣罷了。
閆冰冰雖然是有錢任『性』的富二代,但是還算禮貌,先對尹正學打了招呼,然後朝著蘇宇笑著點了下頭。
蘇宇看向閆冰冰,也是重生後,兩人第一次對上視線。想起上一世,蘇宇的心情有點複雜,很多地思緒蜂擁而至,卻無從整理,最後隻能點了一下頭,當做回應。
作者有話要說: 閆冰冰,劃重點。
孫教練這裏,確實存在一些利己考慮,但是都是他隊裏的隊員,他肯定也是不希望出現“自相殘殺”這種情況,而且拿下比賽第一名,運動員也有獎金的,伍弋在少年組,就可以多拿一年的獎金,這一年要是能夠吃下比賽第一名,帶回家個三五萬是沒問題的,但是升到青年組就不一樣了。
說明白點,就是資源分配,青年組的三名開外,與少年組的第一名,還是有差別的。
而且全國學習花樣滑冰的人那麼多,不是誰都有那個野心要拿世界冠軍,絕大部分人還是在自己能夠滑的組別裏謀取最大的利益,甚至很多選手都刻意壓製升組的時間(例如張亮),就是為了拿下組別的冠軍。
至於張亮那套“熟悉的配方”,他倒是沒有熊濤那麼討厭,就是心裏住著個巨人,看誰都不怎麼樣。
最後。
本文不授權任何形式轉載,寫文不容易,謝謝支持。
六千字的更新,我要寫一下午,請不要“盜竊”他人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