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明教(一)(1 / 2)

唐武後延載元年(694年(甲午年))西域昆侖山脈一群波斯胡人出現在還是回鶻的國土之上。

傳聞他們不信仰三清,不供奉佛陀,隻信奉波斯明尊,又創有一教,名摩尼。他們宣揚行善去惡,拯救世人,對抗朝廷;和一般江湖門派夢寐以求的首先是稱雄江湖、對朝廷主要是不合作的態度完全不同,他們的誌趣、行為自然與一般江湖有異。

摩尼教教徒吃素,死時「裸葬」認為人赤條條的來,應該赤條條的去,行為異於常人,故被視之為「魔」;又因他們久受壓抑,行事不免乖張,氣氛不免神秘,與一般江湖格格不入,甚至多造殺孽、多有得罪,更被視之為了「魔」。

摩尼教初時便極為擅長融合其他教派,故早在傳來之初的不久就‘吞並’掉了昔日回鶻的國教‘拜火教’,不僅壯大了自身,後更是成為回鶻一時的國教。

因當時拜火教眾過多的緣故,是以摩尼教有時也被人稱為拜火教,後正式更名為了明教,斬斷曾經的一切,全部從‘新’來過。

北宋之時,摩尼教便高手無數,曾被大宋文官黃裳打的人才凋零過,後不知如何短短數年得以恢複,不僅放下與黃裳的仇恨,更與之聯合,一同攻上了當時甚至超過皇權的最強的勢力組織——傭兵天道。

雙方廝殺慘烈,黃裳、明教損失慘重,他們雖勝了,但卻一無所獲,而且後來更是被傭兵天道的後人殘忍報複,親人、朋友、兄弟姐妹無不被牽涉其中,黃裳不說,單單是明教就幾乎斷了根。

那群人本有機會徹底的滅了明教,可是不知為什麼他們隻是將明教打成極度‘殘廢’,卻並沒有毀滅,著實讓當時的明教眾人不明所以,但他們也沒那個功夫去想,因為他們還有去‘營救’被禍害的生不如死的親人、朋友、兄弟姐妹們……

南宋早年,曆經近一甲子的時光,明教終於稍稍恢複了些元氣,但還不足以與任何一個強大的勢力叫板,可是為了光大明教,當代的教主不得不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再一次的令明教元氣大傷,那就是‘吃’下白駝山莊。

然而最終結果卻是,明教當代教主五髒俱碎,四位法王一死一殘兩廢(手腳筋絡全斷),五散人皆被歐陽鋒撕碎(喂蛇),光明右使脊骨因救教主被歐陽鋒一掌拍斷,教中隻有一個僅受輕傷的光明左使完好如初(歐陽澤放的那個)。

整個明教高層隻剩下一個被歐陽烈重傷致殘的法王、一個被歐陽鋒打殘的光明右使,還有一個幾乎毫發無傷的光明左使,真可謂損失慘重啊!

他們本欲拿下西域勢力強於他們的白駝山莊,苦心孤詣的布局數月,雖最終殺了歐陽烈,但自己的損失卻更為嚴重,不說什麼都沒得到,高層消耗殆盡,就是白駝山莊有朝一日的查出,沒有了教主坐鎮的明教也絕對夠喝上一壺的了。

古代以左為尊,作為僅存的三個中最完好無缺的,又是已逝教主的入室弟子的光明左使是最好的繼承教主之位的人選,但是就因為這份‘特殊’的完好無缺,加上救人時歐陽澤的話,令這位光明左使徹底的與教主之位沒有了緣分,而且還被教中高層所孤立起來……

時隔三十餘年,明教才再度恢複了點‘氣息’,但很快的他們的‘惡’運又到了,光明頂總壇招了賊不說,還把聖火令遺失了,讓當時在任教主無顏麵對曆代先祖,選擇了已死作為自己的懲罰。

在這任教主去世後,光明頂總壇再度失竊,記載了他們的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的羊皮卷遺失了,兩次的神不知鬼不覺,讓明教陷入了恐慌當中……

好在數日後,羊皮卷失而複得,明教散亂的人心才再被安撫了下去,但是聖火令卻無論如何都找尋不到了……

沒人知道明教的聖火令被某對無聊的夫妻盜走了,更被他們的弟弟以及老師翻譯出了上麵刻有的波斯武功秘籍,收錄到了他們的武功書庫中去,不過卻因評價為旁門左道之功,被排在了中下等的武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