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十二歲的阮明豔,她就比較不可愛了。
先帝的喪儀還沒辦完,舉國上下都需著素服哀悼,隻見她扯著素淨淡雅的衣袖,微微扁著小嘴道:“多少珍藥補品,流水般往大姐姐這裏送,小小的風寒,又何足掛齒?”
語氣驕矜,麵露不屑。
聞言,阮明玉扯了扯嘴角,沒理話中帶刺的阮明豔,隻招呼阮明柔吃春雨端捧上來的點心。
見阮明玉不搭理自個兒,阮明豔愈發氣得牙根癢癢。
同為侯府的嫡出姑娘,就因為阮明玉和堂兄阮明開乃是龍鳳雙生,寓意佳,兆頭好,大伯大伯母倒還罷了,叫她心底吃味嫉妒的是,祖父祖母都特別疼她寵她,有什麼好事兒,全都先緊著她。
阮家規矩嚴明,縱然心裏再不舒爽,阮明豔也不敢直言奚落阮明玉,眸光一轉,便衝傻乎乎隻知道吃的同胞妹妹喝道,“什麼稀罕東西,不過幾塊栗子糕,就叫你挪不動腿了,大姐姐還沒好利索呢,柔兒,走了,別打攪大姐姐養病,叫祖父祖母知道了,該責怪咱們不懂事了。”
嘴角帶著糕點殘漬的阮明柔,踉蹌著步子被阮明豔一把扯走。
待侯府二房的姐妹倆走遠了,阮明玉的另一個貼身大丫鬟春雨才小聲嘀咕道:“二姑娘真是的,又沒人逼著她過來探望姑娘,來了又陰陽怪氣……”
阮明玉不甚在意的擺擺手:“別說她了……我有些困了,想再睡會兒。”
也不知是阮明玉的身子太嬌貴,還是古代的風寒太要命,這一場病折騰下來,阮明玉隻覺身子都被掏空了,虛弱的不行,她懶懶地打了個嗬欠,正要爬到床上酣夢時,外頭忽傳來一道甜糯奶氣的喊聲:“姐姐!姐姐!”
“唉喲,是四姑娘來了!”一聽這個歡快的調調,春雨立即展顏笑起來。
阮明玉的母親正是東陽侯世子夫人,她一共育有四個孩子,大姑娘阮明玉、大少爺阮明開、二少爺阮明華、以及四姑娘阮明麗。
阮明麗才兩歲,生得粉雕玉琢,憨態可掬,一進屋子,她就踢踢踏踏的跑到阮明玉身邊,仰著粉嘟嘟的嬰兒肥小臉甜聲再叫:“姐姐!”
將阮明麗抱坐到腿上,阮明玉輕輕捏一把她的小鼻子,聲音含笑道:“小鬼頭,你又來找姐姐玩啦。”
阮明麗高興的嗯了一聲,並將小腦袋拱到阮明玉懷裏,嘻嘻哈哈的蹭了又蹭,阮明玉揉了揉小丫頭的軟發,嘴角露出一抹柔和的笑意,姐妹兩個相差十來歲,原主以前沒少照顧小姑娘,是以,小姑娘十分親近依賴長姐。
隻可惜,原主紅顏薄命。
阮明玉無意霸占原主擁有的一切,但她……需要活下去啊。
所以,她隻能當好阮明玉。
在阮明玉的風寒痊愈時,宣武帝的棺槨也風風光光的葬入了陵寢,每日都要去宮裏哭祭的一眾侯府長輩,也終於能清閑安生下來。
先帝下葬後,京城各個衙門就又井井有條的運轉起來,過世的宣武帝後|庭佳麗頗多,而剛剛繼承大統的新皇嘉隆帝卻後宮空虛,於是,便有官員上表奏請新帝下旨選秀充實後宮,以備綿延皇家子嗣。
年僅十七歲的嘉隆帝未允,並當朝宣布:百善孝為先,他要為先帝守孝三年,選秀之事,三年後再議。
此諭旨一出,朝堂之上立即嘩然一片。
概因嘉隆帝還未大婚,正妻之位尚且空懸,更合論膝下哪有什麼皇嗣,膝下無子,乃是為君者一大忌,一眾大臣先讚頌了一番嘉隆帝的孝心,然後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勸諫起來。
為著嘉隆帝一心守孝之事,朝堂上爭吵得厲害,京城裏的吃瓜群眾也瞧得熱鬧。
東陽侯府裏,阮明玉閑閑地磕著瓜子兒,在心裏默默感慨:好苦逼的嘉隆帝,上頭沒有親爹親娘催婚,卻被一幫子大臣天天逼婚,嘖。
不過,半個月後,力諫嘉隆帝選秀的聲音已基本消失了。
凡是起勁兒嚷嚷的大臣,都被嘉隆帝安排了外差,這個被攆去巡查西北邊塞的政務,那個被丟去江南整頓催繳鹽務,還有的被調派去剿滅悍匪……誰若是敢不去,那就是抗旨,抗旨不遵就是犯罪,是要下獄吃牢飯的,嗯,言而總之,現在早朝上討論的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國家大事了。
又過小半個月,嘉隆帝的貼身大太監周海德來了東陽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