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老龍王還沒來到龍王殿的時候,曾在拜師學藝的過程中結識了一對親兄弟,這對親兄弟長得一模一樣。
哥哥性情溫和,平日少言寡語,弟弟樂觀好言,性格更讓人親近。
大家年紀相仿,老龍王很快就和這對親兄弟成為了好朋友,後來他入了龍王殿,成為了新任的龍王繼承人,平日訓練嚴格,很少有機會和外界接觸。
等他再一次收到這兩兄弟的消息時,已經是兩兄弟同時娶妻的日子了。
說來也巧,這兩兄弟雖然沒有娶到一家姐妹,但卻仍然在同一天結婚,哥哥娶了一位陸家的姑娘,弟弟娶了一位王家的姑娘。
轉年,妯娌二人又同時懷孕,分別誕下一子,哥哥家的孩子取名秦樂安,希望孩子能夠老實本分,快樂安康。
弟弟家的孩子取名秦牧,古代以九州之長為牧,名為州牧,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統領一方,成為人民的領袖。
兄弟二人性格不合,漸漸道不同不相為謀,哥哥與龍王殿的聯係越來越緊密,也經常借著妻子家族的生意,幫助龍王殿運輸貨物。
而弟弟卻鬼迷心竅成為了一個名為婆娑使的恐怖組織的一員。
那一天哥哥又按照往常一樣負責幫龍王殿運輸貨物,萬萬沒想到弟弟這隻消息直接帶著婆娑使的人來搶。
情急之下兄弟二人同歸於盡,弟弟的妻子得知此事之後,也像發瘋了一樣去找自己嫂子的麻煩,打算與其玉石俱焚,陸氏不幸中招,當天也跟著愛人一起駕鶴西去。
兩個年幼的孩子都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輾轉之中被送到了老龍王這裏來。
那個時候秦牧和秦樂安年紀都很小,老龍王也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因為父親是雙胞胎的關係,兩個孩子年幼之時長得也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所以他便相信了兩人身上的信物,認為秦樂安是哥哥的孩子,秦牧是弟弟的孩子。
原本老龍王私心是打算將自己的老友哥哥的孩子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的,但私底下卻三番四次發現秦樂安欺負秦牧,才三四歲的孩子就展現出了歹毒的心腸,有一次甚至把秦牧推進了龍王殿的大湖裏。
還好是為發現的及時把屏幕從湖裏撈了出來,但是因為高燒多日不退,秦牧當時的智力受到了影響,甚至把之前發生的事情全都忘了個精光。
老龍王立刻改變了主意,不過當時他並沒有多想,隻以為是自己的好朋友,沒能把孩子教育好,所以他便放棄了培養秦樂安的想法,雖然秦牧對他來說是敵人的孩子,但是隻要教化得當,應該也可以繼承自己的衣缽。
不過就在老龍王下了這個決定的當天,秦樂安竟然自己也跳湖了,就上來之後,小家夥說自己是愧疚難當,覺得傷害了弟弟,心裏過意不去才會這麼做,但老龍王卻從小孩子閃爍的雙眸中看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他當時並沒有說出來,而是用相同的方法培養兩個孩子,打算等他們的三觀樹立之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