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在場的文武官員沒人敢吭一聲。

就連濟爾哈朗也隻偷偷揚了揚嘴角。

最後,隻範文程大膽站了出來:“王爺不必因此生氣,金聲桓、劉澤清等輩素來就是有奶便是娘的人,誰強就會投誰,這種人古往今來的亂世中不少,王爺若在意是在意不過來,以奴才看,王爺真正需要在意的是這些人為什麼都降而複叛,以奴才看,這些事件的根由還是朱由檢。”

多爾袞怒氣漸消,他雖然對金聲桓、劉澤清這種牆頭草感到憤怒,但也沒失去理智:“範先生說得對,還是這個大明皇帝朱由檢,有他在,就總會給我大清一統天下的大業製造些麻煩。”

“如今的關鍵還是在這天命一說,朱由檢下詔說左良玉叛他即便他不誅殺左良玉天亦誅之,如今左良玉果然暴斃,奴才在想這是不是朱由檢提前派了錦衣衛已經做好暗殺左良玉的準備或者是他已經猜到左良玉可能已罹患重疾而知其行將不遠,故而下此詔書,以欺詐天下人!

但無論怎麼說,朱由檢此詔以及他擊敗豫親王之事,使得天下許多人開始對他朱由檢重新恢複了幻想,認為他朱由檢是真的依舊占有天命,而大明也還有國運,以奴才看,這才是金聲桓、劉澤清等降而複叛的根由。”

範文程說後又道:“所以,奴才認為,我們要奪得天下人心,得讓天下人繼續相信天命在我大清!而大明早已是殘陽落日,如今即便略有小勝,也不過是回光返照而已。”

多爾袞點了點頭:“天下漢人士大夫相信天命一說,若不能證明天命在我大清,的確難以收天下人心,以先生之見,我大清當何以占得天命,進而盡收天下人心?”

濟爾哈朗等皆看向了範文程。

對於範文程拋出的“天命”一說,許多滿洲大臣因為還沒有完全被漢化,因而大多也不是很理解這種“天命”之論在漢族士大夫眼中有多麼重要,所以,這些滿洲大臣對此都頗為好奇,好奇範文程接下來會讓大清怎麼做才能盡得天命。

範文程很喜歡這種縱橫捭闔的感覺,一時意氣風發起來。

他的畢生之誌就是成為張良、劉秉忠一樣的天下人傑,能夠輔佐大清代替大明攻取天下,進而成就他的一生英名。

對於南方朱由檢宣揚的華夷之別,以及說他乃背叛漢族的漢奸,背祖忘宗,與秦檜之流無異,甚至百倍惡於秦檜。

範文程雖然心裏頗為介懷,但他現在並沒有因此感到多麼愧疚,也不願意承認所謂民族之別。

在範文程看來,天下之道首先在於天命歸途,而自有史以來,天命擇於異族者不再少數,而異族中得天命而行仁道者之明君也不少,所以,入中國者當為中國主,更有士為知己者死,自己得幸被有為之君皇太極信任重用,如今又被大清視為股肱,自己自當踐行忠君之觀,仁義之念,全力輔佐大清定鼎天下,重建一太平盛世,而非恪守華夷之別,阻擋天下大勢。

至於所謂背叛漢人,留下萬世罵名,在範文程看來,此亦乃南方朱由檢身邊文人之詭辯,不過是欲以漢奸之汙名而使士大夫為其腐朽之朱家王朝殉葬而已。

如曆史上助元滅宋的劉秉忠依舊留下的是輔佐君王成就偉業的美名。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7062/6917943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