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這樣就好,至少能保證近衛軍是忠誠的,興明會的官製體係得建立起來,如現在一樣,興明會的領導機構依舊是中央處,中央處一切聽從皇帝旨意,次則由輔政大臣們參與決策,另需要成立一個興明會政事堂,政事堂的會員為參政大臣,參政大臣名額限在五十餘人左右,包括皇帝與輔政大臣在內,要皆為各方麵大員!現在肯定還辦不到,但以後得是如此,然後再設一個議政局,由兩京十三省與各界的興明會代表來京參加廷推,然後由朕核定成為議政局議政大臣,接著,以後政事堂的參政大臣由議政局所有議政大臣廷推,再由參政大臣廷推出中央處輔政大臣,當然最終廷推結果得由朕欽定,與以前的廷推一樣,另外,允許加入乃至罷免與開除興明會成員的權力隻能由朕欽定。”

朱由檢說後就道:“現在興明會成員人數還比較少,不過百餘人,比較容易廷推出第一屆議政局議政大臣,所以,你立即著手準備這事,盡管主持好這興明會的第一屆廷推,廷推出議政大臣,也就十來名,然後參政大臣則也進行廷推,廷推出三名就行,加上你們幾位輔政大臣組成一個政事堂,最後輔政大臣暫不進行廷推,暫由現在你們幾位輔政大臣與朕一起領導整個興明會的黨務工作。”

“臣明白!”

蔣德璟對於這種加入黨務的朝廷統治方式自然是感到新鮮的,但他在朱由檢的影響下,倒也覺得這樣做很有必要,畢竟以如今的形勢來看,思想不堅定且有異己之心容易叛變乃至沒有什麼信仰的官員實在是太多了,這才導致大明走到了今天這一步,所以利用興明會統一思想統一目標建立絕對忠誠的人才庫,是很有必要的。

蔣德璟在接到朱由檢的指示後就立刻將淮安府的一百餘名興明會成員召集了起來,宣達了皇帝陛下要他們進行廷推選舉領導成員的諭旨。

大明一直就有廷推的製度。

所謂廷推就和選舉一樣,就是讓大臣們聚集在一起就一些關鍵要職如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以及督撫官進行投票推選,最終由皇帝敲定一人的製度。

所以,朱由檢在這裏沒有說選舉,而是說了廷推,而蔣德璟等自然也能聽懂。

當然,目前興明會這種製度也的確用廷推更合適,因為所有的任命權還是在皇帝手裏,大明依舊是由皇帝朱由檢毒菜統治的。

但對於這個時代的官員士子而言,皇帝能願意進行廷推已經夠讓他們滿意自己這些人在政治上的參與感了。

“此乃極好的事,廷推無疑比特簡更好。”

劉理順此時就附和了起來。

其他興明會成員也紛紛表示讚同。

於是,第一屆興明會廷推議政局議政大臣的廷議便正式於崇禎十八年六月十一日在淮安召開。

而朱由檢作為皇帝陛下自然也是親自出席了的。

最終廷推選出了十六名議政局議政大臣,並廷推出了宋應星、劉理順成為議政局的新參政大臣。

因為興明會成員現在大部分還是跟著朱由檢一起南遷的北方官員士子以及軍官和軍事製造局的骨幹成員為主,所以選出的宋應星和劉理順成為參政大臣倒也不意外,畢竟興明會現在還沒有許多來自南方的士子。

但積極要參加興明會的南方士子則是越來越多的。

“在下阮大铖,安慶府桐城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罷官前官至太常寺少卿,有誌為大明皇帝陛下提出的鬥爭綱領奮鬥一生,故再次申請加入興明會,還請轉交偉0大的大明崇禎皇帝陛下批準!”

此時,阮大铖就再次來到了劉理順這裏,遞交了自己的申請書。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7062/6917942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