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明現在已經有了媒體產業。
而《大明日報》和《新明日報》便是大明現在麵向民間的兩大官方媒體。
外界很多人還不知道之前要辭官的文官們又來下跪求官複原職的事。
所以,此時,這兩份日報皆將方以智號召大量文官辭官的事登載了出來後,一時間淮安城乃至附近的揚州城士紳們皆知道了此事。
“這下皇帝陛下為難了吧,這麼多不願同流合汙的忠臣清流辭官,隻怕大明朝廷都不能運轉咯!”
“這就是我等士林之重要處,這天下若無我等士大夫,他朱家的江山還真的維係不了!”
“天子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此乃治國之正理,如今陛下不禮敬士大夫,不優待士大夫,重則殺之輕則貶之,連欠稅一文錢都要被革除功名!如今大庇賢臣辭官,倒要看看當今天子如何處之。”
“哈哈!我江南士族,我文臣士大夫中,到底是有氣節有風骨之士多也!到底我江南乃是天下文秀之地,多傲骨也!”
這些士紳們本來就對朝廷嚴追欠稅之事感到不滿,如今通過報紙知道這麼多文官辭官,自然也頗為興奮,也都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對朝廷冷嘲熱諷起來。
畢竟這個時代能看懂報紙內容的還是以有識字能力的士紳為主。
所以,市麵上盡是這種聲音。
而蔣德璟在聽到這些聲音後就更加焦灼起來。
因為大批文官的辭官,讓他負責的民政體係官員嚴重不足。
蔣德璟甚至因此不得不向皇帝陛下朱由檢申請從近衛軍係統裏調一些人才到民政體係裏為官。
但周遇吉和張鳳翔對此十分反對。
已經吃到在軍隊建立政工與宣傳體係而有效提升軍隊紀律性與戰鬥力的甜頭的兩人,並不願意這些政工人才到民政體係去。
甚至,周遇吉和張鳳翔還建議皇帝陛下將一批民政體係中與軍隊接觸的有能為文官也調到軍隊來。
蔣德璟對此頗為無奈。
“陛下!要不,還是下旨挽留一些重臣吧,不然很多政務都要停當,禮部、吏部等都要因此關門,而且這馬上就要會試,這麼下去,朝廷內政會內耗嚴重啊!”
蔣德璟不由得再次對朱由檢苦諫起來。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先讓一批在興明會中有能力的大臣多擔一些職務!至於下旨挽留,讓朕現在就讓步,不可能!”
“是!”
蔣德璟見此隻好將自己的得力幹將劉理順叫了來,準備讓其承擔更多的重任:“等年一過就是會試,可現在主考官都湊不齊,禮部右侍郎林佳鼎又辭官了,陛下也準予了,現在這禮部的擔子,也得你擔起來,我打算奏請陛下讓你做主考官,李明睿為副主考,你好歹也是狀元出身。”
劉理順頗為為難地道:“元輔,下官現在管著皇莊的事,還要負責刑部與法庭,還有興明會的內務,忙不開呀!”
“忙不開也得忙!現在陛下準予了這些人辭官,我們興明會的人隻能把擔子挑起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7062/6917913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