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蕭語氣不善,鮮於通心裏畏懼,臉上竭力保持鎮定,但持折扇的右手卻忍不住微微顫抖。
鮮於通不僅將某些事情栽贓給了明教,也欠了明教某些人一份大仇。
忽然,雲蕭轉向五大派,朗聲道,“諸位,本座接下來要先講一個故事,希望大家來評一評理。”
雲蕭今日化解了三大派與明教的恩怨,三派之人對他盡皆佩服,昆侖派亦是不敢不從。聽到雲蕭的請求,紛紛表示同意。
雲蕭道,“昔年有一名少年,在苗疆身重金蠶蠱毒,原本必死無疑。敝教的胡青牛當時在苗疆采藥,剛好遇上了這位垂死的少年,胡青牛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不眠不休,終於治好了他。”
鮮於通聽到胡青牛這個名字,頓時渾身一顫,背後冷汗連連。隱約猜到了雲蕭要講些什麼,想要出手阻止,卻發現自己根本動彈不得,雲蕭的氣勢已經牢牢鎖住了他,對往事即將被揭穿的害怕,讓他的臉色再也難以維持鎮定。
五大派突然有人疑惑道,“胡青牛他號稱見死不救,非明教之人不醫。那位少年難道是你們明教弟子?”
雲蕭道,“少年是名門正派弟子,並非我們明教中人。胡青牛之所以會立下這個規矩,也是後來因這少年而起。”
胡青牛醫術高超,但見死不救這個臭毛病讓很多人都恨之入骨。凡事都是有因的,胡青牛也不例外。為了妻子王難姑的麵子,可能是直接原因,但未嚐沒有其他緣故。
雲蕭道,“胡青牛有一位親妹妹,胡青羊。胡青牛給少年治病的時候,胡青羊也在一旁幫忙。傷好後,少年對胡青牛兄妹滿口感激。
胡青牛覺得此人為人正派,是個可結交之人,而妹妹胡青羊也漸漸喜歡上了少年。最終胡青牛與少年義結金蘭,胡青羊也嫁給了少年。
然而這位少年出身名門正派,也是門派掌門之位的競爭者之一。為了能當上掌門,他棄了身懷六甲的妻子不顧,又和掌門的獨生愛女成親。胡青羊最後羞憤自盡,一屍兩命。”
聽到少年負心薄幸,峨眉女弟子們最是痛恨,各種叱罵,如果讓他們遇上了,一定為胡青羊討回公道。
看見眾人義憤填膺,雲蕭盯著鮮於通冷笑三聲,嚇的他心裏更加害怕。
雲蕭繼續道,“發現妹妹自盡後,胡青牛立刻去找這位少年理論,那時的少年已經當上名門大派的掌門,早已六親不認。
不僅沒有承認過錯,反而對自己的這位義兄兼救命恩人痛下殺手。胡青牛死裏逃生後,自知不敵,怨恨的同時,也發下了毒誓,再也不救明教以外之人。”
得知胡青牛見死不救的下麵,居然隱藏了這麼一段故事,以前那些自己或者好友求醫被拒之門外的人,紛紛將仇恨轉移到了那位少年的身上。
黛綺絲聽到胡青牛的這麼一段遭遇,不禁心生同情,或許自己不應該怪他。
張無忌聽到雲蕭要為胡青牛討回公道,心裏充滿了感激。胡青牛是他正式拜過的師父,這段往事胡青牛曾親口告訴過他。他早想為胡青牛報仇,一直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