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比例不夠, 請支持正版喲~ 樂景覺得自己運氣還不壞,因為他很快遇到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那時候已經臨近傍晚, 街道上依然燈光通明。電燈的發明使人類徹底從無邊的黑暗中解放了出來。外麵依舊彌漫著厚厚的霧霾, 倘若不讓他出門的話,這幅煙霧繚繞的畫麵還是頗有意境的。也就在這時,那位女士走了進來。
這是一位很特別的女士。倒不是說她衣著樸素不施粉黛, 而是說她有一雙很特別的眼睛。堅毅,剛強,尖銳, 不屈不饒, 這是屬於戰士的眼神。
“您好。”‘戰士’開口說話了, “您是這裏的老板嗎?”
樂景站了起來, 頷首道:“對,我是, 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
“我叫做瑪麗·波伏娃。我來這裏向您推銷一本書。”還不待樂景回話, 她就把手裏的書遞給樂景, 語速飛快,“我希望您能在店裏賣這本書。”
樂景借過書, 瞥了一眼封麵:《女人的困境》, 好奇地問:“這是一本講訴什麼的書?”
一本講述女『性』不是誰的附屬, 女『性』應該獲得和男『性』一樣權利的書,瑪麗在心裏默默回答。
如果她這樣說給老板聽, 這個保守的東方人一定會立刻把她當做神經病趕出去吧, 就像之前的那些店主一樣。
所以瑪麗抿了抿幹燥的嘴唇, 反而問了樂景另一個問題:“先生,您怎麼樣看待您的母親?”
樂景愣了一下,淡淡地說:“大概是一個很好的人吧。”
“那麼您口中評價女人好壞的標準是什麼?家務萬能?體貼丈夫?賢良淑德?還是勤儉持家?”瑪麗的問話已經近乎咄咄『逼』人了,她的眼中好像有火焰在燃燒。
樂景驚訝地看了瑪麗一眼:“當然都不是,您為什麼要這麼想?女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為什麼要和家庭綁在一起。”
瑪麗愣住了。
這是她拜訪的第48家書店。在那之前,她跑遍了布魯斯城的所有街區,向每一家書店店主推銷她自費出版的書。男人奚落她,嘲笑她,就連女人都用不信任的眼神看著她,就好像她是一個不檢點的女人一樣。如果說來自男『性』的質疑反對隻是讓她憤怒,那麼來自同『性』的反對攻擊則讓她更絕望。
可瑪麗並不是一個輕易服輸的女人,如果她是,那麼她根本就不會寫出《女人的困境》表達自己的主張。
她已經很久沒遇到過認同女『性』也有自己生活的男人了。
有那麼一瞬間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努力壓抑內心的激『蕩』,若無其事地問道:“那麼,您對女『性』參加工作這件事怎麼看?”
“這是女『性』的選擇。”樂景說,“女『性』可以選擇參加工作,或者不參加工作,這是出於她們自由意誌的選擇,沒有人能剝奪這項權利。”
樂景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仔細想來,二十世紀也正是女權運動開始發展壯大的時期。1920年,美國憲.法才規定女『性』和男『性』一樣享有選舉權,而法國則是1944年。至於和賽德帝國十分相像的英國,則是一戰後才逐步承認女『性』的參政權。
可以說跟人類曆史相比,女權運動十分年輕。無數女『性』在這條路上鋃鐺入獄,無數女『性』鬱鬱而終,無數女『性』拚搏廝殺,用比男『性』更優異的表現獲得男權社會的“特權”……才最終換來了一個每個女『性』都可以享有法律意義上一切公民權利的社會。
樂靈一針見血點評道:【你們人類真是狹隘。『性』別歧視和『性』別刻板認識隻會滋生偏見與封閉,對社會文明發展毫無幫助。】
樂景在腦海裏跟樂靈交流道:‘女權主義者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裏曾說過:一個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女人,她是變成女人的。男人亦然。在我看來,所謂的男人和女人的『性』別概念,不過是人類社會塑造出的產物。女人和男人都是由精.子和卵.子製造出的生命,沒有誰比誰更高貴,也沒有誰比誰更擅長做某事,因為男人女人都是人類。’
【這點我倒是讚同,畢竟我不是人類,我本身就是沒有『性』別的。】
‘真巧,我也是無『性』別的。’
【誒?怎麼會?樂景你不是男『性』嗎?】樂靈發出驚訝的質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