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哥與老弟(1 / 2)

“你們需要去反複驗證,也可以三家公司都進行到時候資料共享,豈不是可以加快速度。”

江帆的話如同指路民燈,好像給了他們一個新的方向。

他們三家公司都是大公司,格外的看重品質,一般不會為了時間而去加快建築速度。他們也不是沒有能力去供養更多的本公司的建築隊伍,隻是,如果一下子供養太多,又會造成一定的浪費。所以,一般都是控製在一個範圍之內。

如果將一些建築外包出去的話,有些不合格的建築公司又經常偷工減料,早一些豆腐渣工程,真的是讓人深惡痛絕。

他們這些大公司之間一般來說都是敵對關係,你搶了我的生意,我就沒有生意吃不飽飯了。合作也是合作的少,特別是近兩年經濟危機。

江帆說的這句話似乎還有點道理,他願意將更多的選擇權給自己,自己能夠帶著大量的資金回國,可以刺激自己國家的內需,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危機。

“這樣的話,似乎可以壓縮更多的時間。”德意誌布林·加布儂點了點頭,與其它公司一起合作,以前不是沒有過。

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況,現在正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麼一個大單子夠他們吃好幾年了。

等幾年之後經濟危機也就過去了。

“在機場的修建上,你們一定不要吝嗇,使用更好更環保的材料,讓它的安全『性』更高。”

“我可以跟你們保證,在資金方麵我絕對不會不批準,隻要是用得對。”

德意誌歐博邁亞公司的專業工程造價谘詢師算了一個數據,告訴布林,布林·加布儂緩緩說道:“如果按王子殿下說的建造,那麼機場的建築費用最少要溢價20%甚至到40%。這樣的話,王子殿下您是劃不來的。”

“更何況,這還不是最終的造價,很有可能會在要求追加資金。”

“如果王子殿下不急的話,我們可以慢慢的建造,每一年過去,有些相對應的材料就會價格會下降一點。這樣才是最好的。”

聽完布林·加布儂的話,陳凱和凱文·艾雷森都讚同,他們的造價師也都給了一個數據。

相差不大。

“沒關係,我不缺這點錢。機場可是重中之中,交通一定要修好,不怕虧本。”江帆也弄不太懂,反正他修就要修最好的、最先進的。華江王國整個都是百廢待興,一切都是比較原始的局麵。現在這個時候,最適合建造了。

沒有其他國家那些『亂』起八八的拆遷費、賠償什麼的。

華江王國的人口加起來都隻有22萬多一點點呢。

他也打算把華江王國打造成一個環保、適宜居住、旅遊的國家。

大機場必不可少。

“如此的話,我們願意一試。”陳凱首先同意了江帆提出的合作提議。

德意誌歐博邁亞建築谘詢公司的人都商量了一下,沒有什麼問題,與其它公司合作也是一件好事情。

可以學習他人的優點,技術就是要交流,一個人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