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回到自已替補席的座位上,眼淚差一點不爭氣的掉下來,他感覺自已就像一隻被打滿了氣的氣球,隨時可能爆炸,渾身有力氣使不上,胸中這口悶氣就快要把他撐破了。想想鬆江一中即將向他關閉的大門,他隻想大喊一聲“我做錯什麼了!”
場上的裁判高崗,看著李小可上了又下,也很替李小可著急,他能夠理李小可現在的迷惘和痛苦,沒有受過特殊的訓練,僅憑著自已對籃球的理解和喜愛,衝到鬆江一中籃球選秀的第二階段,已是非常難能可貴了。在場上他融不進紅隊的進攻和防守,絕不是他能力的問題,而是他沒有受過這方麵的訓練,頭腦裏沒有構建起這種技戰術體係。
場上十六個隊員中,隻有李小可一個人不是初中校籃球隊的,這跟李小可所在的學校,鬆江八中對體育的不重視有著很大的關係。全市共有七所初中,其中六所學校開設籃球訓練班,即所謂的校隊,僅八中沒有。
八中原是有籃、足球訓練班的,女校長李彤上任後,一個初二的學生在比賽中與其他隊員相撞,腿骨骨折,本來學生在學校是有保險的,保險公司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理賠。偏偏這個學生的家長是個不講理的茬兒,非得怪學校沒有履行好保護孩子的義務,要學校賠一萬元營養費,學校據理力爭,雙方互不相讓,最後那個家長一怒之下把學校告上了法庭,官司打了一年多,最終雙方合解,學校賠了五千元錢。事情不大,學校賠的也不多,但這一年多的官司,把八中幾個校領導折磨夠嗆,後來一商量,幹脆把所有激烈衝撞性質的運動全部叫停,隻是做做課間操。
比賽很快進入了第四節,高崗抬腕看了看表,離比賽結束時間還有三分鍾了,他知道幾個評委對李小可的表現是持否定態度的,第三節他被換下場已經表明,評委已經決定放棄李小可了。他總覺得有些可惜,內心猶豫著,是否應該再給李小可一次機會呢。
高崗回頭看了一眼坐在替補席上的李小可,李小可一臉的落寞與悲傷,上午三項測試時那個充滿激情和自信的大男孩,如今臉上寫滿了無助和迷惘。
他下定決心再給李小可一次機會,哪怕他仍然表現不好,也要再給他一個不留遺憾的機會。
高崗叫了個暫停,他是評委之一,有權叫暫停,然後快步跑到了另外幾個評委身邊,低頭小聲說道:“三號李小可在上午的測試中,各項成績都很突出,我的意見是能不能再給他一次上場機會,再考查他一次。”
鬆江一中籃球隊主教練陳道誌沒說什麼,而是轉過了頭看看了兩邊的助理教練,有點禿頭的助理教練吳曉東說道:“我看沒這個必要了,李小可連最基本的戰術素養都沒有,隻不過是身體條件好一點,不適合我們的球隊,當然了,這是我的個人意見,最後還得聽陳教練的。”
助理教練張笑天笑嗬嗬的說:“對啊,我同意老吳的意見,沒必要讓他再上了,把時間給十四號和十三號吧。”
譚明笑著說道:“我覺得應該給李小可機會,這小夥子身體條件很不錯,如果選上來不打籃球,可以練跳高或短跑啊。”他是一中的體育老師,不單單從一中籃球隊的角度去看待這次選秀,看到李小可身體素質方麵的天賦,不自覺的就有些喜歡。這也是他這次參加評委的一個主要原因,不權為籃球隊,也為一中其他運動項目挑選儲備人才。
四個評委,兩票同意給李小可機會,兩票不同意,二比二。四個人的眼光都轉向了主教練陳道誌。陳道誌扶了一下眼鏡,望了一眼李小可,想了想,說道:“教學選拔賽跟真正的比賽不一樣,我們是要通過這個比賽把好的苗子選出來,所以應該充分給這些孩子們一個相對公平的發揮空間,我同意高教練的意見,再給李小可一次上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