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沒想到這個有點邋遢的王文林,吉他彈的居然是如此之好,問道:“哎,王文林,你這吉它練了多長時間了?彈得這麼棒!”
王文林想了一下,說道:“我爺爺是我們縣文工團的,小提琴拉的特別的棒,從我五歲的時候就教我拉小提琴,可我對那破洋玩意兒不敢興趣。到八歲的時候,我的一個鄰居家的大哥哥上大學回來,帶回一把吉它,他一彈我就喜歡上這種樂器了,爺爺見我喜歡吉它,就在縣文工團找了個老師教我彈吉它。小學時之前基本是每天練三四個小時,初中每天也得練二個多小時,到了高中,學業忙了,但每周也得練三四天。這樣十幾年下來,就彈成這樣了。”
高鬆說說道:“我說的嗎,就你這水平,沒十幾年功夫練不出來的。”李小可和李東亮也點頭同意。高鬆又接著說道:“咱們四個人一個寢室得住四年呢,按照寢室的規炬,得排一下行次吧,誰老大誰老二。”
中國的大學有一個傳統,無論男寢女寢都是按歲數分出名次,四個人一報年歲生日,都是同一年紀,王文林二月生日最大,高鬆四月生日排行第二,李小可五月生日排三,李東亮七月生日排四。這一排完,幾個人立刻按排行相稱,都叫王文鬆大哥。
高鬆是個閑不住的人,有幾分大嘴的影子,見離吃飯時間還有一會兒,提議去籃球場打一會兒籃球,李東亮在高中時也很喜歡打籃球,李小可自然也不反對,隻有王文林不太愛運動,對三個人說道:“你們去玩吧,我對打籃球不怎麼感興趣,在寢室練一會兒吉它吧。”
三個人換上了運動裝備,剛要出寢室,李小可的電話響起,拿起來一看,是清江市的一個陌生號碼。李小可清江沒有熟悉的人,本想不接了,猶豫一下,還是接了起來。電話哪頭一個聲音有點興奮地說道:“喂,是小可吧。”
李小可聽著聲音有點耳熟,卻是想不起來是誰的聲音,問道:“我是李小可,您是……”
電話那頭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好小子,果然是你,到清江來了,也不跟我聯係,要不是誌平今天看到你,我還不知道你考上了清江交大呢。你這可不夠意思啊,根本沒把我當成好朋友啊?”
李小可頭腦裏閃過一個矮小精悍的身影,原清江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隊長劉立軍,李小可趕緊在電話裏說道:“劉哥吧,你怎麼有時間給我打電話呢?”
劉立軍在電話裏笑道:“今天下午誌平回來跟我說的,中午吃飯時候看到了你,我還不太相信,這不忙完工作就給你打個電話證實一下,果然是你小子啊,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怎麼樣,晚上有沒有時間賞我這個公安局長一個麵子,讓我請你吃頓飯呢?”劉立軍半開玩笑地說著。
李小可笑著說道:“劉哥,你這麼大的官一定很忙吧,就別在我這浪費時間了。”
劉立軍說道:“我這在恩人來了,我再忙也得請請你啊,再說了,你們清江交大可是在我的轄區內啊,你要是不賞麵的話,我可要派誌平把你抓來了。”
李小可知道劉立軍這是開玩笑,也就爽快地答應了。劉立軍在電話的另一頭說道:“小可,我現在往你們學校那裏走呢,你過十分鍾在你們學校正門等我。對了,我聽誌平說你還有個小女同學,一會兒一齊叫著啊!好了,一會兒見吧。”說完,掛斷了電話。
放下電話,李小可有些抱歉地跟高鬆說道:“真不好意思,二哥,有個老朋友來看我,一會兒我得去陪他吃飯,球怕是打不成了,以後有時間咱們再切磋吧。”
高鬆有些失望,但還是說道:“有事你就忙你的去吧,我和老四去玩。我還尋思好好教教你打籃球呢?”三個人下了樓。
李小可笑道:“你們去玩吧,我先走了。”跟高鬆和李東亮告了別,李小可掏出了電話,給趙樂樂打了過去,把劉立軍要請他倆吃飯的事跟趙樂樂說了。
趙樂樂奇怪道:“崇文區的公安局長請你吃飯,你這麵子可不小啊?你是怎麼認識他的啊?”
李小可說道:“你先下樓,這事說來話長了,咱們見麵再說吧。”趙樂樂本因為中午吃的過飽,本不想再吃晚飯了,但見公安局局長點名要約自已,也就不再堅持,在電話裏答應了李小可,就匆忙收拾一下,下了樓。
到了樓下,李小可早已在等著,趙樂樂一挽李小可的胳膊向著學校大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