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問題(1 / 2)

包子上下的飛著,小頭歪著,小臉上透著股認真勁,他在努力的回憶著有沒有說過,似乎應該好像沒有說過。對上耿涵昊的視線,包子認真的搖頭,“我沒有說過地圖點亮災難就會結束。”

“那你知道災難什麼時候能結束嗎?”耿涵昊比較在意這個。如果災難不結束,他們總不能一直在球裏生活著。兩個小孩子越來越大了,他們需要學習,需要和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成長。

“我也不知道。”小包子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耿涵昊沒再言語,他已經完成了任務,至於災難,他能做的也都做了,隻能看人類反思的如何了。現在的他不適合去考慮這些問題,他應該做的是養好身體,還有一個新生兒需要他照顧。其他的事情,不是他糾結就能解決的。

經曆兩年的災難,世界各地的人口的明顯的縮減,饒是人口第一大國,人口的數目從億降到了百萬,情況還在縮減中。國家現在已經能夠正常的運轉,一些設施已經開始恢複運轉。國內的體製開始建全,比起其他國家要快很多。國內將人口集中在幾所大城市,其他的地方開始退耕還林。而集中的城市,也采用了很多高科技的節能的技術,當然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決定的,一些官員的觀念是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是最主要的,野心大的還想去擴大疆土什麼的。卻沒有想到災難之後的老百姓可不像以前那麼好忽悠了,幸存下來的人們多以輕壯年為主,這些年輕人對那封告罪書記憶猶新,怎麼能允許做出錯誤的決定,現在的國家武器什麼的,有技術卻沒有資源和人力,年輕人血性的一次又一次的示威遊行,甚到還打出了換zf的標語,連軍人都站到了年輕人的一方,官員們算是被嚇到了。

改朝換代?年輕人的思想遠比中年人的新,雖然他們辦事還有些不沉穩,但思想絕對不守舊,目光絕對不短淺,他們提倡環保,他們利於科技的節能,四處而起的光能,風能的發電站,遠比核能更加安全。不要覺得年輕人就知道浪費,他們利用科技將廢棄的建築材料轉化成新型建材。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會慢一些,但是他們沒有破壞環境,也沒有再次開發已經千瘡百孔的地球,他們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資源,一點點的做著重建。房子的抗震等級從八級提升到了十級。原有的,所謂的能抗八級地震的樓,很多都是材料不合格的,還有一些幹脆連六級地震都頂不住,現在已經成為廢墟。

回國的大球遇到了麻煩,並不是國人不歡迎,而是他們找不到路,離開時還有寬廣的大路,現在幾乎被樹叢,草叢淹沒,看不到藏在下麵的裂痕,如果不是他們的輪子強悍,估計他們早就掉下去幾個輪回了。大球停了下來,他們可以肯定接下來的路隻會更難。球裏的人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接下來要怎麼辦,退出去改走海陸?還是繼續前行?還在坐月子的耿涵昊沒有參與這次的討論,耿涵昊在糾結,為什麼災難沒有結束,難道他們要一直在這種搖晃中生存?

糾結的耿涵昊躺在床上,不能玩手機,也不能看書,多半的時間都用來睡覺,新生兒由媽媽幫忙帶著。大家都以為在災難之中,就算有孩子出生,媽媽也不會有奶的,耿芸的年齡又大,小公主肯定要喝奶粉長大,意外的耿芸的奶水非常充足,而且還非常的多,喂兩個小寶貝綽綽有餘。想到小兒子,耿涵昊扯著被子把頭蓋上,遮上的更加相當的鬱悶,以後他要跟兒子講,你是喝奶奶的奶長大的?說出來太奇怪了。

“涵昊,有一個好消息。”討論回來的趙蔚煦坐到床邊,討論的結果是繼續前行,誰也不能保證退出去就一定安全。趙蔚煦帶回來的消息跟結果沒有關係,而是另外的,也許跟災難或多或少的有些關係。

躺在床上的耿涵昊縮在被子裏,連動都沒動一下,能有什麼好消息,不會是嫂子懷上了吧!媽媽是不可能,趙蔚煦的媽媽也不可能有喜,據說爸爸在趙蔚煦十幾歲的時候就結紮了,原因是怕出現私生子,聽趙蔚煦講那段時間媽媽懷疑爸爸跟別人有一腿,真假不得而知,從他這些年的相處看,應該不是真的,兩位的感情特別的好,如果真要是出什麼誰對不起誰的相象,裝感情好,能在外外裝裝,回到家裏就不見得能裝住了。除去兩位媽媽,那麼能有好消息的就隻有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