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遣陰兵(2 / 3)

賣的人正坐在地下叫喊,恰恰撞見國王的黑孩兒太子,帶了許多跟隨,打著燈籠火把出來遊戲,忽看見有人在地下叫喊,便問道:“你為何叫喊?”賣的人道:“小人靠賣饅頭為生,忽有一個不知姓名的和尚走來,騙了四個吃在肚裏,竟不還錢。小人向他討錢,他錢倒不還,倒把小人打傷在此。”太子道:“你就該說國王法度利害。”賣的人道:“小人也曾說過,他說他不是國中人,國王管他不得。”太子聽了大怒道:“既到我國中,就是我的治下了,怎麼管他不著!他如今住在哪裏?”賣的人道:“他就住在刹女行宮。”太子就分付手下跟隨道:“快到行宮裏,與我將那騙饅頭吃的和尚拿來,可帶這人去作眼。”跟隨得了言語,就有十數人拿著火把,幫著賣的人一齊跑到行宮裏來。殿上不見,就往後樓尋來。剛到樓下,就聽得鼾呼之聲,眾人將燈火一照,賣的人早已看見豬一戒在壁邊草裏,抱著頭,曲著腰,象狗一般睡著。便叫一聲道:“在這裏了。”眾人聽見,不管好歹,跑到草鋪前,扯頭的扯頭,扯腳的扯腳,正望扯他起來。不料豬一戒身子郎伉粗重,幾個人哪裏扯得他動,隻是東推西搡。原來豬一戒吃了四個饅頭,心中一時迷悶起來,放倒頭就睡著了。正沉沉好睡,忽被眾人推來搡去,將他弄醒了。心下焦躁,不覺將腰一伸,腳一登,早把那些人登得跌跌倒倒,滾做一團;再豎起頭來,把兩隻蒲扇耳朵一頓搖,那些人爬起來看見,又嚇得屁滾尿流,大家往外亂跑,連燈火都撞滅了,因悄悄的逃了出去。豬一戒再睜眼看時,一個人也不見了,乃連聲道:“啐啐啐!我隻道著鬼,原來是做夢。”走到階前撒了一泡尿,依舊去睡了。

眾人跑了出來,忙報與黑孩兒太子道:“那和尚生得十分醜惡,象一個野豬精,身子又郎伉,任你扯拉也扯拉不動;扯拉急了,他坐起一頓搖頭擺腦。小人們若是膽子小些,已被他嚇死了。”太子道:“胡說!待我自進去看。”眾人道:“小大王不要進去吧,那和尚又醜惡又粗鹵,恐被他驚嚇了。回宮時娘娘要怪小的們不稟知。”太子道:“既是這等,不要聲張,待我悄悄進去看一看,便有處治。”眾人不敢違拗,隻得悄悄隨太子進行宮來。到得樓下,早聽得豬一戒又打鼾呼。太子輕輕走到麵前一看,見豬一戒睡得沉沉,因低低分付眾人道:“可取兩條粗麻索來,乘他睡熟捆起來,便不怕他了。”眾人領命,果然取了兩條繩索來,俱打了活結,一條從頭套在上半截,一條從腳套在下半截,漸漸收攏來,連手都縛住了,然後橫三豎四滿身都捆起來。豬一戒竟不知不覺,隻是酣酣的打呼。太子看了道:“這和尚怎如此潑皮?”又分付眾人可取繩杠來抬了,回宮去慢慢的擺布他。

眾人見將他綁得緊緊的,料想不能掙脫,遂大著膽用四條扁擔著八個人,竟抬了回宮去。太子也就跟了回來,坐在潛龍殿,叫將這和尚抬到階下。再看時,昏昏沉沉,尚還未醒。太子叫人取出牛皮鞭來,照著他屁股亂打。打了七、八下才痛醒了,說道:“是哪個?不要取笑。”太子也不答應,隻叫再打。又打了五、六下,打得有些辣豁豁的,方要用手去摸,一時手撤不動,急開眼看時,才知被人捆綁。又看見太子坐在上麵,便喊道:“你這小哥兒,我又不認得你,你為何將我捆起來惡取笑?”太子道:“你這野和尚是哪裏來的?怎敢在我國中騙人饅頭吃?”豬一戒道:“做和尚全靠化齋度日,那饅頭是我向他化吃的,怎說是騙?”太子道:“饅頭也還事小,你怎說我國王管你不著?”豬一戒道:“我們出家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從來無拘無束;就是天上神仙也管我們不得,莫說你這陰山背後的國王!”太子道:“你這遊方和尚原來不知,我這國王不比凡間國王,乃大功修來,一怒而天下懼,好不利害!”豬一戒道:“縱利害也隻好嚇鬼,卻管我不得。”太子聽見說出“嚇鬼”二字,便滿心大怒道:“這和尚怎敢惡語傷人?你說管你不著,且打你一頓出出氣。”遂叫左右,將大棒夾頭夾腦亂打。豬一戒被打急了,要用力迸斷繩索,爭奈繩索粗,又橫捆豎縛不是一條,一時掙不脫,隻掙斷了頭上的兩根,露出頭來大聲吆喝道:“你是什麼人?怎敢在家關著門兒打和尚!”太子聽了愈怒,叫人更加毒打。呆子打急了,一發吆喝。早驚動了國妃玉麵娘娘,問宮娥道:“這時候皇宮中是甚人叫喊?”宮娥稟道:“是犁騂殿下拿了一個和尚,在潛龍殿拷打,因此叫喊。”玉麵娘娘道:“王爺最惱的是和尚,這是哪裏來的?待我去看來。”便叫宮娥打著兩對宮燈,輕移蓮步,自走到潛龍殿來。太子看見,慌忙起身迎接,讓妃娘坐下。娘娘先開口說道:“這和尚因甚事得罪,拿他來拷打?”太子道:“娘娘不知,這和尚甚是無禮。他誆騙民間的饅頭吃已有罪了,又毀罵國王隻好嚇鬼,所以孩兒拿他來拷打。”娘娘道:“如此無知,自然不是國中和尚,本該重處。但看仙佛麵上,饒恕些也罷了。且問他是哪裏來的?”宮娥得旨,因走下來問道:“你這和尚,娘娘問你哪裏來的?”豬一戒聽見說娘娘問他,便賣起俏來,低聲柔氣的說道:“我這和尚,外貌看來象個遊方行腳的模樣,若仔細體認卻實實有些來曆。我家父乃西方淨壇活佛,家師乃東土大禪師,師兄乃花果山天乙後代,師弟乃流沙河羅漢門人。今奉大唐天子命令,往靈山拜求如來經文,一路上逢著仙鄉佛地,皆盡心供養,以求福庇。你們何等之人,輒敢肆行拷打,獲罪招愆?”娘娘聽見說出來“求經”二字,便不覺變了顏色,走了起來道:“待我親看一看。”眾宮娥忙移宮燈,引娘娘到簷前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