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人以群分(1 / 2)

幾個人來的是一家滋補為主的燉菜館,上的是氣鍋魚和雞。還點了幾個小青菜、小涼菜。林蕭也是第一次吃這種用石頭鋪底的食材搭配,對服務員的手藝很是關注。

楊科銘在一家房產中介,繪聲繪色的講著近期的房價和股市:“咱們這個小地方的房價有點太不正常,雖然離著省會不遠,經濟水平不低,但總歸是個小地方,平均收入在這擺著,咱們z城現在這個房價的漲幅都比得上三線城市了。打聽一下甚至比三線城市的期房還高,而且開發商魚龍混雜,大家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房價一直也沒落。”

陳軒吃一口菜,接話說道“話是這麼說,也不能不買房子,你們仨這現在是有孩子的有孩子,有對象的有對象,房子更是都早早置辦了,我還尋思著,科銘給我找個好地段,價格低的,抓緊買,不買還得漲價,而且得找對象呢!”

“行啊,我最近看看樓盤,合適的給你推薦一個。這買房子好買,有錢就行。”楊科銘笑著說道。

“可不,找媳婦得抓緊,過了這村沒這店。”楊亦銘笑著接話,看林蕭有些不好意思,用勺子舀著魚肉往林蕭碗裏盛。

自從和楊亦銘認識有個林蕭多年習慣得以改正,每每出去吃飯,林蕭總會是拆餐具、涮碗筷的那一個,談戀愛之後,楊亦銘把這項工作全權包攬,隻要有楊亦銘的地方,林蕭就可以坐著候著傻看著。

看著楊亦銘忙前忙後,端茶倒水。好不自在……

女生就是這樣吧,一個人時候是女漢子,提水桶也是不在話下,當有男票之後,就變得連瓶蓋都擰不開。

其實不是擰不開,有的瓶蓋擰起來也是特別疼的,一個人時候不得不自己承受掌心那疼痛,看著紅腫有印的小爪子,還要自嘲可憐。當有個人可以分擔這份勞累和痛楚,何樂而不為呢?

第一次見麵,林蕭也樂意當一個旁觀的聽眾,聽他們講講故事,好在沒什麼黃段子,也不是什麼閑家常,更多是小時候一些印象深刻的捉貓盜狗的事情。

男孩子們一起比賽跑步,扔石頭,打槍之類,說道好玩之處幾個人就笑個不停。

後來,基層警務崗位的林峰講了一個讓林蕭更感興趣的故事。

“那天我們被安排去精神病院,咱們z城那個,一進門就有個負責人跟我過來攀談,五十來歲的年紀,談吐不凡而且西裝革履的。我也是等著同事去辦個案子的手續,就一直在聊。”林峰喝口水說著。

“聊啥,你們聊精神病院的情況?”楊亦銘打趣問道。

“那還能聊什麼,那時候正好是休息時間,大家都在院子裏溜達,快到中午了,無非就是說說院裏有多少人,管理怎麼樣,最近有沒有難辦的人之類。”林峰繼續說著:“聊了得半個多小時,我同事還沒出來,你們猜怎麼著,結果這時候鈴響了,那負責人說了句我去吃飯了啊。然後和所有人,所有人一起去排隊打飯坐下吃飯去了。”

“嗯?所以他們的工作人員不一起吃飯對麼?”林蕭好像明白了。

“對,院裏的工作人員管理者們不和病人一起吃飯。我都蒙圈了。”林峰笑著說,頗有些無奈和自嘲:“真的是一點問題都沒看出來,聊的特別順暢,我是一點都沒察覺出來對方有任何異常的情況。”

林蕭不禁想起了那本買回家的書。著實有意思,裏麵的那一類人有自顧自對物理風靡的頭頭是道的“天體學家”,這一方麵連作者都搞不懂,讀者的林蕭更是一頭霧水。還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格分裂者,看完對話才有恍然大悟的既視感,更有哲學基礎的旁門別類,這本書讓林蕭看得入迷,也深刻反思。楊亦銘評價說:因為精神病患者的世界是有理論基礎的胡編亂造,有哲學基礎的旁門左道,一般人很容易被帶跑偏,畢竟我們大家學習的理論基礎也就隻是基礎而已。這樣一來才會被帶跑偏或者被偷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