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被迫成長(1 / 2)

和自己的母親相比,林蕭的性格是強勢到爆炸的,完全和自己母親南轅北轍,毫無相似之處。

楊亦銘在母親沒出事前,總覺得自己的另一半會是溫柔的、體貼的、柔聲細語的,把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這應該是自己對另一半真實的想法。期待的、幻想的、或者說標杆的存在和模具。

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

可後來母親突然去世後,他的想法也逐漸變了。

那段時間楊亦銘經曆了很久一段時間的失眠和忙碌。正值大學最後一年,所學一本專業的學校有保研名額,更有很多同學憑自己努力考研,最後他們一個班一半以上的同學都去了中科院。他們這個專業聽起來很是偏門,但也是工業領域專業性極強的存在,大學畢業基本上可以說無可用之地。隻有繼續深造才能成為社會行業內的炙手可熱的人才。換句話說,擺在麵前的路雖然有一點點崎嶇和費時間,但還算是平坦。

但當時,深受打擊的楊亦銘隻想快速的畢業,踏入社會,遠離老家、麻痹自己。畢業後,在學校所在地的城市找了一份半專業對口的企業,專門幹起了銷售,全省範圍甚至全國範圍的跑。

每到一個地方,也沒什麼旅遊或者欣賞的時間和興趣,無非就是請客、喝酒、介紹產品,再喝酒、吃飯,找賓館睡覺。

手機中上百首歌曲都是在大學最後半學期和工作開始那時候迅速、長久的累計起來的,每天晚上要麼喝酒快速入眠,要麼失眠的時候,聽著電子音樂、聽著民樂、民謠、國外說唱,才能保證幾個小時的短暫睡眠,很多時候,第二天一早手機不是還在咆哮著,就是已經黑屏沒有一點剩餘電量了。

不過一個人,也不用操心誰會突然聯係不上。

人的自我修複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都需要下意識的強化內容,除此之外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時間就是最好的靈丹妙藥。

楊亦銘經過幾個月的消沉和自我麻痹、自我消化,更後悔沒有常常回家,和言語不多的母親聊聊天,說說話,更覺得自己之前太不懂事,沒有及時的發現母親持續病情的加重和自尊心打擊的消沉。

一個極其愛幹淨,要體麵的女人,腸胃病到痛苦時,排便都困難,需要開塞露來輔助,但丈夫不在身邊,兄弟姐妹隻有自己被從小送人寄養。身體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閉塞終於擊垮了瘦弱的身軀。

在瘋狂消沉和麻痹的幾個月,楊亦銘的體重變化的最為明顯,一下子增肥了30斤,同學朋友見了,總會感歎畢業工作之後的楊亦銘完全放棄了身材管理。

當然,也是這個時候,楊亦銘對另一半的喜好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他覺得開朗陽光的女孩更有色彩,強勢攻擊性的女生自己也甘願被領導。溫柔的女人總是會吃虧的,自己對人生伴侶的希望更願意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直腸子,畢竟這樣不會把話憋在肚子裏,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愁苦心思和傷心難過。

大學時間,楊亦銘是談過戀愛的,隻有短短的幾個月,自己本身顏值不高、學院又是純爺們的理工科類,找個對象基本是文科生的天賦。況且一個宿舍裏,集體打遊戲的時間、睡覺天昏地暗的時間都分配不過來,奈何情商也派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