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喬安計謀得逞(1 / 2)

不出所料,李焜耀真的來了。

春曉雖跟在身後,但狐假虎威,盛氣淩人。

“連雨回來了?人呢?”李焜耀進來沒看到人,就皺著眉頭問。

喬安迎上去,微笑著答:“李總,連雨隻是過來看看,現在回醫院休息了,明天還要錄影。”

“她傷的這麼重,不躺在醫院好好休息,回來幹什麼?”

“主持節目啊。”

“胡鬧,城市頻道沒人了嗎?讓一個傷員來主持,傳出去不怕笑話!”

“輕傷不下火線!李總,這可是我們頻道的傳統,也是李總你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喬安滿臉崇拜地說著。

李焜耀一怔,不禁回憶起那段風華正茂的崢嶸歲月。

…………

李焜耀當年被招聘進城市頻道,是主持人身份。

他是京城傳媒大學播音係的,是春曉的師哥,隻是間隔的時間比較久而已,據說還是同一個導師。當年春曉進城市頻道,也是導師跟李焜耀打招呼的。

而且,李焜耀當年也是有口皆碑的名主持,拿到的各項省級、國家級大獎數不勝數。

作為《第一時間》的首位主持人,從節目的第1期到第2000期,他一共主持了5年多。

在這5年多裏,不管感冒發燒,還是逢年過節,李焜耀沒有請過一天假。最傳奇的是,有一次,他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立即手術,他卻堅持要等晚上八點後再手術。

從上午11點,到下午5點,他都躺在醫院病床上,一邊打點滴,一邊看當天的報紙,還記筆記。

《第一時間》最受歡迎的“好報天天讀”版塊,每期的見解評論多數是他自己看報選擇、自己寫評論,言簡意賅,幽默風趣,還總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振聾發聵,很受老百姓歡迎。

5點多,打的到台裏,靠著頑強的毅力主持完當天的節目,再回醫院做手術。

這事兒把主治醫師氣得直搖頭,還好付先鋒、何健他們張羅,找到院長說情,才順利手術。

沒想到,第二天傍晚,李焜耀若無其事地出現在演播室。

那時候付先鋒、何健二人也是節目的記者兼攝像,都是意氣風發,能采、能寫、能剪輯、能攝像,每天風風火火跑新聞,平日裏沒事就吃住在單位,隨時應對突發新聞。

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一批人的艱辛付出,《第一時間》作為一檔地麵頻道的節目,居然能夠火遍大江南北,成為現象級節目。此後,各地電視台紛紛效仿,上馬民生新聞節目,在全國卷起了一場民生新聞的旋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第一時間》的曆練,付先鋒、李焜耀、何健也從小年輕漸漸成長起來,成為城市頻道的領導。李焜耀更是勇敢接下了廣告經營的硬骨頭,而且還重新打下了一片天地,妥妥的斜杠中年。

…………

其實當年,他們都隻是頻道不起眼的小角色,整個頻道不溫不火,大家無所事事地混日子。三人滿腔熱情和抱負,隻是無用武之地,付先鋒是小編導,何健是個扛著攝像機到處跑的小攝像,李焜耀主持著些不入流的節目。

後來台長決定上馬《第一時間》,卻沒錢,很多人不願意幹。付先鋒、李焜耀、何健不在乎,幾個年輕人碰頭一商量,與其混吃等死,不如大幹一場。這才有了《第一時間》的輝煌,才有了城市頻道的起死回生,才有了江海衛視日後的崛起。

其實,李焜耀一直後怕,幸虧別的主持人都不看好,才輪到他,要不然自己可能就一直一無是處、籍籍無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