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把論文發了過來,寫得認真是認真,隻是文獻引用、標點等錯誤百出,口語化嚴重,簡直慘不忍睹,根本沒有辦法改,李猛隻好自己重寫,好在2天就搞定了。
幫杜老師重新注冊了一個郵箱,找了個學報,投了過去。沒想到,2天後就收到了錄用通知。
看來中文文章確實質量不行,好文章誰投中文期刊,肯定首選SCI。
又在北京做了幾天實驗,李猛就回學校了。
這次從北京回來和上次心情不同,得知自己的華夏自然科學基金已經立項,頗有些感慨。
華夏基金,也不過如此,有了第一個,以後就有第二個,真有點宜將剩勇追窮寇的豪氣。
但這畢竟隻是內幕消息。自己還得保持低調,學院裏誰都不能告訴。
到了家裏,李猛稍作休息,就又跑到實驗室去做實驗。
當李猛進實驗室的時候,裏麵一個人都沒有。去北京大概有1個月,實驗室基本也變了樣,估計兩個學生以為李猛不在,黑水虻也沒有用心飼喂,有一頓沒一頓的。
看了一下,好在蟲子還沒有死,隻是狀態沒有以前好了。
慢慢精心養,還能恢複。
李猛決定,等學生來,還是要批評一頓。
等了一會兒,學生也沒有來,李猛猜測,學生可能也就晚上過來添一下食物,或者早上來喂一下。
隻好自己飼喂和打理起來。
忙到中間,李猛看到手機裏已經有好幾條信息,點開來看,學院群裏好多人都在發恭喜、點讚。
李猛納悶,難道學院裏誰又獲了獎,拿了什麼榮譽?一般學院群裏,發的都是這樣的喜報!
李猛沒有看,也複製了一個恭喜發了過去。
接著又繼續清理黑水虻的架子,將狀態不好的黑水虻收集到一個培養盒裏,然後放進烘箱烘幹。狀態好的幼蟲,用來繼續飼養、保種、繁殖。
就這樣,一直幹到晚上8點。
好不容易完成,李猛脫下實驗手套,洗了手,來到辦公室,點了一根煙放鬆一下。
這會再打開手機,又看到徐四寶發來祝賀信息:“恭喜喜中基金!”
李猛納悶,華夏自然科學基金要再過兩周才下通知,徐四寶怎麼知道的。
於是他問道,“什麼基金?我怎麼不知道!”
“中央引導地方項目,你中了,要請客!”
看到徐四寶的回答,李猛才想到下午大家都在群裏發的祝賀的事情,於是又往上翻信息,看到了趙海清轉發科研處的一個消息。
“本次省科技廳項目申報,我校共立項13項,其中農學院3項,物理學院2項,環境學院1項,汽車學院5項,計算機學院2項。今年立項數目為曆年最多......”
隨後,下麵還發了一個學校立項老師的名字和課題名稱列表。
李猛看到,張博士和徐四寶也各獲得一項。張博士是科技研發項目,徐四寶是省重點項目。
李猛趕緊又給徐四寶回了一條祝賀信:“也祝賀寶哥獲得省重點項目。”,接著又給張博士也發了條祝賀信息:“祝賀張博士科技研發項目獲批。“
從趙海清發出信息並帶頭點讚來看,他是非常高興的,因為農學院在全校立項項目中排名第二,有的理工科學院,一項都沒有。這也是他作為學院領導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