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洵看著這些戰戰兢兢的商人,笑道:“各位不必害怕,本官不是那種嗜血之人,也並非小氣量之人,你們隻要遵紀守法,本官是不會找你們麻煩的。”
一位微胖的商人,聽完王洵的話這才顫顫巍巍的小聲說道:“刺史大人此舉,是利農利商的大好事,我範榮是真心的擁護,隻有將曹州的所產販賣出去,在將外邊的商品運進來,這濟陰城才能繁華!”
王洵笑了幾聲,對這名商人肯定的說道:“哈哈……你說的不錯,這正是我建設此貨貿場的初衷,隻有加強商品的大量流通,官府才能有更多的商稅收取,當然你們也是可以賺更多的錢”
聽完王洵如此直白的話,在場這些商人也是露喜色,話匣子也是慢慢的打開了,開始說出自己心中的一些建議和想法。
王洵命令隨行的文吏,將他們所說的一些好建議記錄下來,打算回去後仔細的看一下,如果有可行的好建議,就加入貿易場的管理辦法中來。
隨後王洵又在貨貿場內,聽取了此處管理官吏彙報的一些情況。
正在王洵和那名小吏交談時,忽然有刺史府的親衛來報:“啟稟刺史大人,徐州時王爺的信使到了刺史府,要你去親自去迎接時王爺的手諭!”
“哎!該來的還是要來,走,回去準備出征吧!”
王洵向身旁的幾名親衛官歎了一句,隨後帶著他們出了貨貿場,彙合場外邊刺史府的侍衛,騎上馬往刺史府去了。
二十多天前,王洵就知道到了皇帝李曄下詔書,讓天下藩鎮討伐李克用的事情,他就知道他的安穩日子快結束了。
王洵在收到消息的時候,還在心裏感歎過,皇帝李曄的這過操作,那真是下下之策,要是王洵是李曄的話,就是應該放任天下的藩鎮去狗咬狗,然後躲在關中暗自積蓄力量,等待軍隊訓練好了,糧草充足了,先收拾了關中的幾個藩鎮,然後在收拾蜀中,然後閉關自守發展實力,等關外打起來了,在慢慢的往關東或者河東推,現在皇帝李曄選擇硬剛李克用,隻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以皇帝李曄現在的實力,有了好處他得不到,出了問題那他肯定是首當其衝。
這一年的年初,王洵回徐州述職時,就以為時溥會和他商量出兵朱溫的事情,誰知道這年初王洵回徐州的時候,時溥因為大病一場,隻是在兩名內侍的攙扶下,召見了王洵一刻多鍾的時間,隨便問了一下曹州的情況,就匆匆回房間去休息了。
時溥在召見王洵的時候,王洵一看時溥的樣子,就知道他這是酒色過度了,不過時溥守著劉氏這麼一個尤物,他年紀也大了,加上縱欲過度,會變成這樣也是不奇怪。
钜鹿王府內和王洵交好的內侍衛向哲,還偷偷的告訴王洵,時溥這次的病有點嚴重,郎中都囑咐過好幾次讓他半年之內,不能沾染酒色。
衛向哲這人還算是厚道,雖然王洵不在徐州了,可是他隻要知道時溥府內,有什麼風吹草動的話,都會讓他的一個妹妹,偷偷到王洵的府上找許繼宗,可算是沒有浪費王洵費盡心機的交好他,以及逢年過節往,王洵讓許繼宗往他家裏送的那些錢財。
王洵到徐州以後,還去看了李師悅和孫茂才,並且都給他們送了禮物,兩人也是非常熱情的留著王洵吃了一頓便飯。
回到徐州,王洵當然是不能不去看,一直非常幫助他的時箐箐了,王洵到了時箐箐府上後,時箐箐似乎也沒有因為王洵身份的變化,而改變她對王洵的態度,依然是對王洵有什麼說什麼。
王洵感覺他在時箐箐麵前,還是剛剛到徐州時,那個羞澀的自己,被她調戲的那是手足無措,好在時箐箐沒有強上,又讓王洵給跑了,不然以王洵的三腳貓功夫,肯定不是時箐箐這個女人的對手。
述職完成回曹州時,王洵還到豐縣拜訪了鄭藺,在他和鄭藺喝酒的時候,兩人還一起向南跪拜了王述,然後兩人聊著在宋州的往事,喝得是伶仃大醉。
醉得直接讓第二天要趕回曹州的王洵,都起不來趕路,又在豐縣多留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