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洵遵守了去徐州時的承諾,趕回來與裴貞依一起過了冬至節,把裴貞依樂得連續幾日對王洵都是柔情似水的模樣,王洵又將徐州時考慮麾下將領的終身大事與裴貞依說了一下,裴貞依也是聽從王洵的吩咐,去尋訪了曹州一些大家族中適婚的女孩以供挑選。
結果到了年關各將領回來述職時,已經升任符存俆林衛麾下一都指揮的伍大郎,他向王洵求娶防禦使府的侍女金蓮,王洵早就知道他們兩人的關係,自然是準了,王洵顧及金蓮的家世不怎麼樣,為了照顧伍大郎的麵子以防禦使府為金蓮娘家的大禮,成全了他們兩的姻緣。
誰知道此事這一石激起了千層浪,王洵麾下那些從穎州就跟隨他的大將,除了原先已經成親的那些如王彥章、符存、高思祥等幾人外,和一些來到曹州已經成親的外。
其他有好幾人放著曹州良家之女不娶,紛紛向王洵求娶防禦使府中,那些自徐州就跟隨裴貞依管事的侍女,並且紛紛向王洵進言娶老婆他們沒有意見,這是防禦使大人對他們的恩賜,但是憑什麼伍大郎就能娶到夫人身旁管事侍女,其實他們的意思基本就是伍大郎憑著娶老婆的這件事,跟防禦使王洵的關係更近一步了,畢竟伍大郎的夫人金蓮,是以防禦使府為娘家的禮儀嫁入伍家的。
王洵被他們鬧得沒有辦法,為了麾下諸將不厚此薄彼,也為了王洵自己心裏收攏人心的小算盤,王洵隻得與裴貞商量了後,根據他們的請求將裴貞依的侍女濱娘賜婚予錢延邇,玉版賜婚予昂延彧、小梅賜婚予秦延之、見秋賜婚予伊延祥,彩玉賜婚予陳延益,綠珠賜婚予李延盛,九娘賜婚予劉延屹,莫大娘的女兒璃兒賜婚予馮延朗。
王洵麾下的這些將領們,還沒等王洵幫他們改名字,那些取了俗氣的人,他們就紛紛提出來要王洵賜他們名字,所以王洵也是對他們說父母之名不可棄的原則,在其本名中取一個諧音字,如同李克用和朱溫麾下的那些義子一般,將要求改名字的人,一起給他們的名字中加了一個‘延’字排了一個輩。
吳八改名為(吳延灞),錢三兒改名為(錢延邇),昂有魚改名為(昂延彧)趙九熊改名為(趙延雄),伍大郎改名為(伍延達)陳六一改名為(陳延益),秦瞎子改名為(秦延之),馮九郎改名為(馮延朗),伊吉祥改名為(伊延祥),李福生改名為(李延盛),李六郎改名為(李延鏐),劉一改名為(劉延屹),朱一刀改名為(朱延道)……
裴貞依的這些侍女們,皆是王洵剿匪時救回來女子中識文斷字和相貌姣好的,她們自然也是願意嫁給王洵麾下的這些將領,雖然說王洵麾下的這些將領大多出身貧寒,可是現在的地位也都是隨著王洵開始水漲船高起來,況且她們嫁過去都是正室嫡妻,所以這些侍女皆以防禦使府為娘家的禮儀,由王洵主婚嫁與麾下的這些將領。
王洵都懷疑應該是這些混蛋已經商量好的,每個人求娶的人還都是各自認準了一個,根本沒有一個人有重複的,當然有一個人他們是不敢打主意的,那就是裴貞依的貼身侍女侍琴。
當然有兩人比較特殊他們就是吳八和杜晏球,這兩人的在沒有成親的人中官職最高,所以兩人中吳八娶了曹州長史崔素毅家的女兒崔蘊,杜晏球娶了裴貞依的一個遠房堂妹裴貞萱。
王洵這一年的年底難得的清閑了三個多月,這是因為宣武軍在唐大順元年打了太多的仗,所以也是急需休整,當然現在隻是暴風雨前的平靜,王洵相信來年開春天氣轉暖一些後,宣武和感化兩鎮之間的大仗一定會爆發,而且王洵手下曹州、滑州一定是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