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玄門論道(中)(1 / 2)

論題既出,弟子們皆陷入沉思之中,各自揣摩,並沒有jiao頭接耳的不雅現象。旁聽的靈禽靈獸此刻也是一動不動,不敢出半點聲響,其中幾隻道法通玄的也開始琢磨答案,檢驗自身修行。場上頓時鴉雀無聲,針落可聞。

道為何物。

這是一個非確定xìng的大題,沒有固定答案,也更能體現出每位弟子的領悟力。

對於道,古往今來無數大能和學者都進行過論述,一部經文能否被稱為經典,就要看它對道的理解深度。不過盡管有無數人hua費無數時間進行探討,至今仍沒有人敢對“道”下定義,也沒有這個能力,聖人也不行。

玄宗弟子皆是智慧過人才華洋溢之輩,可謂心較比幹多一竅,轉瞬間就有不少人已經擬定好答案,不過他們都沒有搶先回答。

一是因為要反複琢磨,拾漏補遺;二是若有他人先回答,則可以其評價為標準,推測自己的答案會得到一個怎樣的評價。

畢竟評價的標準因人而異,有人嚴格有人寬鬆,即便同一個人也會因心情而異。而這評價也是非常重要,事關每名弟子下個月的福利以及功課的多少,因此誰都不敢魯莽大意。

“如果無人爭先鋒,那就由愚兄來拋磚引yù吧。”

說話者是這代弟子的大師兄農彪,自稱愚兄倒也不會占任何人便宜。

虎背熊腰、身形威猛的農彪在人群裏分外顯眼,有點像神話故事裏的巨靈神。他站起來對著掌教一拱手,開口道:“古人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之真意,唯有自然。道之無爭,道之無求,道之無yù。”

頓了頓,農彪接著說:“古人又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始生者為一,一生二即一生陰陽,二生三即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三生萬物即天地人共生萬物。道散而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為五行。在陽不焦,托陰不腐,無不貫穿,永生永存,毫無危殆。”

眾弟子聽完後,心中若有所思。無人問,也無可問。

如果有參考答案,基本上就是農彪的回答。不能說哪裏有錯,但也沒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新意,隻能說中規中矩。

宗守玄微微點頭,點評道:“書生之見,可評為及格。謹記,盡信書不如無書,他人之道非是汝之道,明心見xìng,何妨得魚忘筌。”

“掌教明見。”農彪並無不滿,拱手就要坐下。

然而宗守玄又道:“鑒於汝敢為人先,勇為諸弟子鳳,可加評為中等。”

“謝掌教。”

大師兄宅心仁厚,平日裏對諸弟子都頗為關照,人望極高,因此對於這番獎勵倒也沒人會提出異議。當然,掌教的基準線一向也是寬鬆得很,從不為難人。

既然有人開了先河,餘下弟子中有信心的也紛紛言,各自闡述對道的理解。

“道之一字,始於上古伏羲之畫像,人蛇身,意為無窮無盡之威能。故天下之大者,莫過於道。”

“簡,道之根。易,經之本。道,事物之行徑。經,事物之步法。無簡之道則曲,無易之經則荒。簡生道,道法於自然,失道無恒,循道而長。”